莫名的,陳知年覺得心口滿滿的,有一種名為‘感動’的情感在滋生。
有些人總在不經意間感動你。
有些人看似不靠譜,其實可以信任。
“我聽趙光說,這個梅姐不是什么好人,你以后最好不要單獨一個人見她和她說話。你還年輕,不知世間險惡。有些人下作起來,那是什么手段都用得出來的。”
“我知道的。欽哥,謝謝你。我請你喝汽水吧。”陳知年走進旁邊的士多店,給葉欽買了一瓶橘子汽水,然后給自己買了一支五羊雪糕。
旁邊一個小男孩正抱著父親的大腿在哇哇大哭,鬧著要喝汽水,父親一邊拒絕一邊在他的屁股上拍兩巴掌。
一瓶汽水能買半斤肉了,當然舍不得。
這個父親應該是附近工地的農民工,身上還帶著泥巴。應該是中午太陽烈的時候,到士多店門口乘涼。
門口的地方還鋪著一張厚紙皮呢。
“你說我考第一就給我買汽水的。你說過的,你說話不算數。”小男孩哇哇大哭,可能哭的不僅僅是汽水,還有他可能都不能理解的隱隱約約的對父親的失望。
老父親也很為難,“家里沒錢。”
可能,老父親一輩子也理解不了大人說話不算數對孩子的影響。
突然的,陳知年眼眶有些紅,想起小時候的自己。
“老板,再給我一瓶橘子汽水。”
陳知年讓老板把汽水給小男孩,“你考試第一,很厲害,姐姐請你喝汽水。”
小男孩警惕的看著陳知年,并沒有接。
老師說,隨便給小孩子買糖果和汽水的都是壞人,是拐子。
陳知年蹲在小男孩面前,“你爸爸答應了給你買汽水,沒有做到,是他不對。但是,作為兒子,你也應該體諒爸爸對不對?爸爸賺錢不容易,很累,很苦太陽這么大,這么曬,但爸爸還是要頂著太陽工作”
說著,陳知年的眼淚落了下來,好像看到了曾經因為一件新衣服而哭鬧的自己。
那年,阿爸在正月初準備出門打工的時候承諾陳知年,如果她考試第一名,等過年回來的時候就給她買一件新衣服。
陳知年努力學習,等了一年,一直期待著。
但阿爸忘記了。
過年的時候,阿爸并沒有給她買新衣服。
翻遍了阿爸帶回來的蛇皮袋,也沒有找到新衣服,陳知年的眼睛瞬間就紅了。她覺得自己很委屈,很生氣。
她躲在家門口外的桑田里,難受極了。
她足足藏了一天。
她躲在桑田深處,聽著有人來采摘桑葉,聽到別人的聊天,也聽到過年前的鞭炮聲,更聽到小伙伴們吵吵鬧鬧的快樂的聲音
陳知年呆呆的坐在桑樹下,餓了就吃桑葚,渴了還是吃桑葚。
她聽到家人在門口喊叫她的聲音,沒有出聲,安靜的躲在桑樹下。家人以為她去哪兒玩了,并不知道她的委屈,更不知道她在發脾氣。
到了晚上,陳知年從桑田里走了出來,回家吃飯去。
小男孩看著陳知年,“后來,你爸給你買新衣服了嗎?”
陳知年搖搖頭,“沒有。后來,他還說要給我買波士頓,買鋼筆,買水晶發夾可是,他都忘記了。”
陳知年看向不遠處的工地,眼眶里蓄滿了淚水,“因為他太累了。”
她的阿爸是被生活趕著往前走的人,身上背負著一家人的重擔,根本就沒有時間停下來好好的想一想應該如何和子女相處,應該如何教育子女。
在他們眼里,能讓子女吃飽穿暖就是最大本事,也是最幸福的事。
他們沒想過要怎么樣去教育,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因為沒有時間他們拼命地想要賺跟多的錢,給子女更好的生活。
經歷過最貧窮的年代的他們,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過的比他們好。
小時候,陳知年曾經問過阿媽,為什么不能在家里陪著他們兄妹一起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