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了?”正在蒸河粉的阿媽抬頭看向堂伯娘,一臉奇怪。
阿媽剛回來就忙起來了,還不知道陳蝦妹被拋棄,被逼帶著女兒回清水村的事情呢。
堂伯娘立刻就添油加醋的說起陳蝦妹的事情,臉上的幸災樂禍毫不掩飾。
阿媽嗤笑一聲,“哼。阿云臉色很好看吧?活該。”要說阿媽有多討厭陳蝦妹?不至于。只是很不喜歡陳蝦妹的媽云嬸炫耀的嘴臉。
因為陳知年和陳蝦妹同齡,而且陳知年從小五官就好看,一雙大眼睛水汪汪的,像一只天真無邪的小鹿。
村里的人都說憑著陳知年的臉,以后肯定能嫁一個有錢人。
云嬸不高興,覺得陳知年太高調,總會時不時的貶一兩句。陳知年父母不在身邊,家里沒有能做主的長輩,也有著她高興。
但阿媽則很不喜歡云嬸的為人。特別是陳蝦妹嫁人后,云嬸一再的在阿媽面前炫耀,覺得陳知年不如陳蝦妹。
每年,阿媽和云嬸都要吵一架。
因為云嬸總喜歡在阿媽面前說‘你家大妹什么時候嫁人?再不嫁人就老了。要我說,讀什么書,不如盡早嫁人。’
‘反正以后都是要嫁人的,沒有必要讀太多書,浪費錢。’
自從陳知年二十歲之后,云嬸就每年都要對阿媽說:‘大妹這個全村最漂亮的姑娘越來越老了。呵呵。嫁不出去的老姑婆了。’
阿媽氣得直罵人,然后諷刺云嬸賣女求榮。
云嬸說阿媽蠢,阿媽說云嬸惡毒。
兩人見面就互相損幾句,然后貶低對方的女兒,然后對罵一句。每次和云嬸吵架后,阿媽就怒氣沖沖的告誡陳知年,‘你一定要大上大學,一定要嫁一個比陳蝦妹男人更好的男人。’阿媽就是看不得云嬸猖狂。
當然,阿媽希望的‘好男人’和云嬸想要的好不一樣,和村里人想要的好也不一樣。阿媽更看重人品,常說,人品好一切都有;人品不好,即使有全世界也不是你的,也會有失去的一天。
阿媽雖然沒有文化,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好,但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在她看來,女兒的幸福比錢更重要。
雖然從來沒有很多錢,但阿媽卻明白不是有錢人就幸福快樂的。
當然,更多時候,阿媽是忙得、累得顧不上陳知年姐弟幾個。每天、每年都在拼命賺錢,根本就沒有時間教育子女。只會在每念回來過年的時候,念叨一句‘你們要是敢如何如何,我就打斷你們的腿。’
明明就沒有文化,但爸媽對村里人提倡的‘棒下出孝子’的說法嗤之以鼻。在記憶里,爸媽從來沒有打過他們姐弟,即使罵都很少。
像大弟這樣不聽話,阿爸也只是罵幾句,從不會動手。
村里的人都說爸媽脾氣好,常說‘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但爸媽卻笑笑不贊同。
爸媽對陳知年姐弟幾個的要求很低,身體健康的好好活著,有家人,有工作,還有養活家人的本事就好。
不需要太多。
阿媽第一次對陳知年提要求,就是和云嬸吵架后,要求陳知年一定要考上大學,一定要找一個更好的男人。
聽說陳蝦妹被拋棄,阿媽立刻眉飛色舞,高興、幸災樂禍不掩飾的笑呵呵,“我就說女孩子要靠自己。”
“我家大妹自己就能賺錢,不比伸手向男人要錢更靠譜?呵呵。我家大妹月工資就有一千多。還要什么男人?”找男人不如找賺錢的辦法。
有了賺錢的辦法,有了賺錢的本事,想要什么樣的男人沒有?
陳知年抿抿嘴,很想告訴阿媽,她的月工資沒有一千多,只有一半。雖然加上五金材料的轉賣,加上‘幸福家’店鋪的收入,她每個月賺的不止一千多,但是她還欠了林螢光大筆錢。
這筆錢,在還錢之前,陳知年是絕對不敢讓爸媽知道的。
怕他們被嚇出好歹。
算了。
“趕緊走,去看看。”阿媽拉著堂伯娘就跑,小嬸緊跟其后。
至于弟弟妹妹們?早已經在第一時間跑了出去。
什么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