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走路好像都喜歡踮著腳,一蹬一蹬的。
穿著學步背帶的周小也蹬著小腿,笑呵呵的拍著手掌。周辭白提著背帶,帶著周小也在院子里走了一圈又一圈。
每次路過陳知年的時候,周小也都會興奮又大聲的和陳知年打招呼,然后高高興興的繼續走。
“精力旺盛的小屁孩。”看著興高采烈的周小也,陳好年笑了笑。
“冬天的院子光禿禿的,沒什么好看的。”朱斂走過來和陳知年聊天,“聽說羊城的冬天百花盛開?”
雖然不止一次的去過羊城,但都不是在冬天。朱斂對羊城的第一感覺是‘熱’,還有就是‘熱火朝天’
熱,是天氣。
熱火朝天,是建設。
雖然對羊城不太了解,不過,羊城的花還是很出名的,否則也不會被稱為‘花城’了。據說,京都的很多鮮花都是從羊城運過來的。
就連周家過年裝飾擺的盆栽也是從羊城過來的。
“嗯。百花盛開。特別是芳村,那就是鮮花的海洋,鮮花的世界一望無際的鮮花,站在其中,陣陣花香”
羊城的鮮花一年四季的盛開,然后銷往全國各地。
“過年時候的花街也很有名”如果不是來京都過年,陳知年和周辭白也打算帶周小也去逛花街的。
陳知年邀請朱斂有時間去羊城游玩。羊城的景點不能說有很多,但吃的絕對是頂呱呱,三天三夜也介紹不完。
說到羊城的小吃,陳知年就覺得唾液分泌過剩。
“我也很喜歡羊城的小吃。我最喜歡看《鬧市西》,里面介紹的小吃”朱斂突然頓住了,她后知后覺的想起,《鬧市西》是陳知年的好閨蜜林螢光制作的宣傳羊城小吃的一檔美食文化節目。
這檔介紹街頭美食的節目還曾經一度暴了收視,成為很多人茶余飯后的話題。當初,朱斂去羊城出差的時候,節目介紹的是:干炒牛河。
朱斂很奇怪,干炒牛河不就是牛肉炒河粉?能有多好吃?她秉著試一試、嘗一嘗的心態點了一份,從此愛上。
但別的地方很難炒出羊城的味道。
那是一種煙火味,一種能讓人想起生活點滴的煙火味。恰到好處的牛肉,剛剛好的河粉,然后帶著一點點的鍋氣,一點點的醬油味,然后撒上蔥花
還有濕炒牛河,牛肉醬汁撈粉,湯河粉
簡單的河粉,羊城人能想出十幾種不同的吃法。
羊城人很會吃。
朱斂喜歡上《鬧市西》,每期不落下。但很可惜,隨著林螢光的去世,這檔節目的性質也變了。
林螢光去世后,電視臺接管了這檔節目,安排了新的支持人。但不管是制作水平,或是主持水平,還有最后的出品質量,都大不如前。
收視更是一跌再跌。
很多喜歡這檔節目的人都覺得可惜,好好的美食文化節目就被一群人功利小人給毀了。林螢光還在的時候,只宣傳某一種小吃,從不會宣傳某一家店。因為林螢光說,她宣傳的是羊城美食,而不是某家店的美食。
《鬧市西》介紹的是街頭美食,每條街每條巷都有一家兩家甚至好幾家賣這種美食的,每家店的口味都不會相差太遠,沒有必要主推某一家店。
但林螢光去世后,新的制作團隊為了廣告費而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宣傳具體店鋪。
至于深挖小吃的歷史、由來?
沒有的。
變成了介紹店鋪的由來小故事。一個個店鋪老板后面都有一個煽情的小故事。第一次看的時候,還感動兩分。
但這樣的小故事聽多了,就覺得沒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