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已然過不了今夜,周勤和張離禽滑都下了判斷。
葉歡縱情一飲,楚南只說對了一半。
劉辯之死,在大公子心中的確猶如喪子之痛。但葉歡此番豪飲,亦是他對之前歲月的一種分離,他要放下自己心頭的一切包袱。
靈帝振奮之時,葉歡有過輔佐天子,開萬古盛世的想法。到了救出少帝劉辯,他又頗為糾結。如今一切都已不在話下,自己的路終究要自己去走。
“四年,辨兒比之原本時空之中多活了四年,天命終究難違。”葉歡想著,又是兩大壇美酒下肚,胸腹之間一股熱氣升騰。
“我自率性而為,又何必在乎他人如何評說輔佐任何人為帝,又如何能實現我心中真正想法有些事情,該來的總是躲不掉。”
“這世上若無孤,還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若天命在我,吾愿為周文王。”想起曹操當年這句話,葉歡忽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以曹孟德的率性而為,尚有此言,我之前猶疑不足為奇。但接下來,葉悅之你不可再有半點動搖,權謀之處,原本就是無所不用其極”
一壇接著一壇,當葉歡最終熟睡之時,屋中已然一片酒香。
子夜之時,晉陽百姓聽見了宮中大鐘敲響十二下
大漢光熹六年九月初八,少帝劉辯在中元閣駕崩,時年十八。
次日一早,文武百官入朝參拜天子靈位。大禮過后,朝會在中元殿重啟,由太尉楊彪主持,官員們盡皆縞素,分列兩廂。
黃池帶著重孝,手持圣旨步下臺階,展開高聲朗讀。
陛下遺詔,加太尉楊彪為武威公,驃騎將軍葉歡為太傅,二者把持朝政,重興大漢。唐姬數月之后若誕下皇子,便為江山之主,否則由二位重臣定之。
黃池侃侃而言,神情嚴肅,看他雙目微腫,當事哀泣天子所致。
“請武威公領陛下遺旨。”告一段落之后,黃池將圣旨雙手奉與楊彪。
后者上前,撩起下擺,雙膝跪倒,雙手舉過頭頂接了圣旨。
“微臣楊彪領旨,必定繼陛下之志,興我大漢江山。”高聲說完,楊彪向著中元閣方向重重的三叩首,隨后方才起身,坐在了階下的軟座之上。
“各位,陛下不幸中道而亡,臨崩寄彪以大事。彪雖不才,敢不盡忠職守如今首要,當為天子扶靈發喪,葬與陵寢,待葉驃騎歸后,再定大計。”
“太尉之言是也,驃騎將軍與武威公一般,乃陛下托孤重臣。其后如何為之,亦當聽其所見,微臣附議。”中常大夫兼御史李韜第一個上前道。
“武威公,李大夫之言具是,吾等附議。”不少官員亦隨在李大夫之后,眾人觀之,皆以并州本地官員為主,在他們心中,自是以葉歡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