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總理被刺殺事件震動全球后數日。
華夏西北邊境,戰狼3號哨所核爆遺址及周邊區域。
西北的夜,依舊寒冷刺骨。
但比起之前那種夾雜著血腥與絕望的死寂。
如今的邊境線上,多了一絲重建家園的堅韌和劫后余生的警惕。
巨大的核爆坑洞邊緣,已經拉起警戒線和防護網,周圍設立了臨時觀察哨。
更外圍的區域,由高勝和賀炎指揮的西北軍重建部隊。
正在日夜不停地清理廢墟、加固工事、修復受損的防御系統。
營地內燈火通明,雖然依舊能看到大量傷員和損毀的裝備,但秩序井然。
戰士們眼神中的悲傷,已逐漸被更深的堅毅和更銳利的警覺所取代。
顧靖澤的歸來,給這支遭受重創的部隊注入了最強的強心劑。
這段時間,顧靖澤在軍營和燕城來回飛。
西北軍遭遇重創需要他坐鎮,家里也不能落下,基本是這邊三天那邊兩天來回住。
他的傷勢基本復原,大部分時間在指揮部運籌帷幄。
沉穩如山、算無遺策的身影,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力量。
讓所有將士心中有了主心骨。
加之慕容文神醫的妙手回春,孔斌、段鋒、錢成等核心將領的傷勢穩定好轉,西北軍的魂,正在快速凝聚、復蘇。
然而。
總有一些利令智昏、不識時務的魑魅魍魎。
以為巨龍受傷之時,便是他們可以趁機撈取好處的良機。
距離核爆遺址西南方向約五十公里,華夏與吉薩國、烏茲國兩國交界的三角地帶。
那是一片地形復雜、人跡罕至的荒漠丘陵。
此時,兩支鬼鬼祟祟的小隊,正借著濃重的夜色和起伏的地形,像土撥鼠一樣向著核爆中心區域緩慢而隱蔽地滲透。
這兩支小隊,分別來自吉薩國的“沙漠之狐”特種偵察連和烏茲國的“山鷹”快速反應旅。
他們人數不多,每隊約二十五人,裝備著本國最先進的(實則落后華夏主力裝備一到兩代)單兵裝備。
臉上涂著油彩,眼神中混合著貪婪、緊張和一絲僥幸。
他們的任務,并非軍事挑釁或破壞,而是——“撿破爛”!
確切地說,是偷竊西北軍與冰裔守衛以及后續與以國、鷹國特種部隊交戰中,遺落在戰場上的先進武器殘骸、未爆彈藥、甚至是陣亡士兵的個人裝備。
吉薩國和烏茲國,都是華夏的鄰國,國力軍力孱弱,常年被華夏西北軍壓著打,內心積怨已久,卻又不敢正面抗衡。
此次,他們通過某些渠道(很可能是m國故意泄露的模糊情報),得知華夏西北邊境爆發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沖突。
甚至動用了戰術核武器,損失慘重。
他們判斷,戰場上必然遺留著大量來自神秘敵人以及m國盟友的尖端武器殘骸。
這對于極度渴望獲得先進軍事技術的吉薩和烏茲來說,無疑是天賜良機。
他們認為,華夏剛剛經歷慘戰,元氣大傷,必然疏于防范,邊境監控會出現漏洞。
只要他們動作夠快、夠隱蔽,就能像禿鷲一樣,從巨人的尸體上撕下幾塊肥肉,然后遠遁千里。
屆時,無論是自已研究仿制,還是轉手賣給其他勢力,都能獲得巨大的利益。
“快!動作輕點!”
“避開那些可能還有輻射的區域!”
吉薩小隊隊長,一個精瘦黝黑名叫哈桑的軍官,壓低聲音用吉薩語催促著隊員。
他們像老鼠一樣,在彈坑和焦土間穿梭,用探測儀掃描著地面,不時撿起一些扭曲的金屬碎片、燒焦的電路板。
一截疑似冰裔守衛留下的散發著微弱寒氣的藍色冰晶殘骸,小心翼翼地裝入特制的隔熱箱中。
他們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仿佛撿到了寶藏。
另一邊,烏茲國的山鷹小隊在隊長庫爾班的帶領下,專注于搜尋槍支零件、彈藥和單兵通訊設備。
他們發現一具被沙土半掩埋的,穿著以國野小子特種部隊作戰服的尸體(可能是被爆炸沖擊波拋到這里的),如獲至寶地翻找著尸體上的裝備。
“發財了!”
“這些裝備比我們用的強太多了!”
庫爾班激動地對手下說,渾然不覺自已正在死亡的邊緣瘋狂試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