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了9月22日的那頁日歷,露出9月23日的新一頁。楊度拿起大公報與申報,將其中兩頁翻到前面,這才走出自己的辦公室。
戊戌變法期間,楊度接受康有為、梁啟超等改良派的維新思想,反對帝國主義。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主編中國新報,發表金鐵主義說,主張君主立憲。同年,楊度又寫中國憲政大綱應吸收東西各國之所長和實施憲政程序兩文,與梁啟超的東西各國憲政之比較一起上奏。
確定袁世凱真心想在短期內統一中國,楊度立刻全心全意投奔袁世凱旗下。袁世凱也將楊度調入總統府任職。。
楊度辦公室位于一座仿歐洲古典風格的磚木結構建筑群中,這里是清廷最高軍事指揮部的陸軍部和海軍部所在地,1906由英國留學的中國建筑師沈琪主持設計,修建的資金來源于慈禧太后修頤和園的余款。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后,袁世凱將總統府和國務院遷到此處,他與孫中山進行的13次會談,其中12次就在此處舉行。
維多利亞式折中主義風格的西式建筑,樓體遍布精美的磚雕花飾,非常漂亮。楊度穿過總統府大樓,走到后面一片小洋樓前。
其中一棟小洋樓的二層是袁世凱的書房,楊度在門外站定,正想請侍從稟報,袁世凱的聲音從書房里傳來,“皙子,進來。”
雖然是西式建筑,房間內的布置完全是中式。和外界想象的不同,除了墻上掛著大師的字畫,書桌上擺放著筆墨紙硯之外,袁世凱的書房十分素雅。放滿了書的書架緊靠著雪白的墻壁,招待客人的一桌四椅,再無別的家具。
袁世凱須發斑白,目光依舊銳利專注。看到楊度手中的報紙,便輕蔑的哼了一聲,“除了馬屁文章和罵我的文章之外,竟然有什么讓皙子都在意的新聞么”
楊度趕緊答道“袁公,兩份報紙刊登了對四平督軍何銳的聯合專訪。”
“何銳是那個讓日本從長春撤軍小子吧”袁世凱說著,接過了報紙。
看到新聞第一段里,何銳公開表示反對袁世凱稱帝,袁世凱的神色很是不屑。隨著目光掠過第二段,袁世凱神色凝重起來。
何銳坦率的提出了一個問題,袁公或許會有個疑問。當年滿清建起北洋水師,訓練北洋新軍,還能給慈禧修園子,財政依舊負擔下來了。可到袁公當上大總統的時候,連北洋軍都已經養不起了。這不是很奇怪么
楊度見到袁世凱閱覽速度明顯慢了下來,便端起侍衛送上的茶水,耐心的等待著。
袁世凱看的很慢,很認真。看完一遍后又返回頭將其在意的部分又重讀一次,隨即站起身背著手滿面怒容的在書房里來回走動。
楊度站起身率直的說道“袁公,何銳所說的國家分裂現狀切中肯綮。雖然何銳明確表態,不支持大總統稱帝。但是此人堅定支持統一,當可成為袁公助力。”
袁世凱停下腳步,“皙子以為該怎么用何銳”
“以大總統的名義給何銳在關外授權,授兵。看何銳如何上奏。”
“皙子。局面已經混亂至此,北洋人心思定。給何銳擴權,只會讓那些存心挑撥之人找到借口。當下一動不如一靜。”
楊度還是不死心,繼續建議道“既然如此,就調何銳進京,到保定陸軍學校當個督學。”
袁世凱知道楊度的心思。當下老北洋們各個擁兵自重,各支北洋軍雖然是袁世凱的部下,但是每一支北洋軍又已經不再是袁世凱的部下。還能夠直接調動的大概只剩下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那些年輕軍官。
雖然知道楊度的忠誠,袁世凱還是忍不住笑道“當年我孤身前往朝鮮,周旋于日俄以及朝鮮各勢力之間,尚且沒有怕過。怎么年紀大了,反倒怕了呢”
見楊度還想繼續提出建議,袁世凱揮手命道“你先下去。”
見袁世凱態度堅定,楊度只能退了出去。
等楊度離開,袁世凱又拿起報紙,看了片刻突然悲從中來。他萬萬沒想到,北洋中真正理解自己的竟然是這么一個后生晚輩。
在簽署中日民四條約之時,袁世凱就說過,只要能重建統一的國家,數年建設后,日本不足道。然而這話卻完全沒人在意,反倒成了別人攻擊袁世凱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