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個比利時師化作焦炭,報告都送到李潤石這里。原本李潤石并不想關注到這個程度,但是何銳在世的時候,李潤石請教過何銳溫壓彈在戰爭中的威力。何銳就用平靜的語氣向李潤石描述了這種有著相當規模殺傷武器的原理以及作戰效果。
李潤石最初并沒有感覺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直到李潤石親自到前線視察,看到了付之1炬的戰場以及戰場上那些與陣地玉石俱焚的大片敵人尸體后,李潤石對何銳的看法發生了很大變化。
因為生病的緣故,何銳沒能到前線視察,以至于很多人感覺何銳并不清楚前線的具體戰況。李潤石現在才明白,何銳對于具體情況非常清楚,甚至比大多數參戰的官兵都要清楚。
在解放英國本土的時候,何銳還在世。何銳下令在海岸防線用大規模溫壓彈轟炸,1舉殲滅了30多萬英軍。何銳對此非常清楚,并且實在完全清醒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
有了這樣的認知,李潤石才強迫自己關注比利時戰事。在不理解何銳對前線認知程度的時候,李潤石還覺得自己可以讓前線的同志們去做決定。當理解到何銳不發表看法,并不是何銳只有通過前線的詳細報告才能理解前線的細節。李潤石就要求自己關注戰況,這是他下達的命令,他就有義務關注進程。
每1次報告都意味著上萬比利時軍人化作焦炭,李潤石承受著如此想象所帶來的壓力。直到大概第15次戰報遞交到李潤石這里之后,李潤石終于聽到了他期待的消息,“比利時軍隊開始接受投降。根據我們監聽的結果,比利時司令部下達的新命令中,不再要求各部隊決不投降,而是允許他們自行做出決定。”
1口郁悶之氣從李潤石的肺部被長長呼出。李潤石想看看具體是第幾次,秘書立刻給出了答案,“主席,是第14次。”
李潤石以為是第15次,聽到居然比自己認為的少了1次。李潤石內心感到移除了千斤重擔,少1次攻擊,就是兩萬左右的生命避免了被摧毀。而且14次毀滅就完成了目標,死掉的人也只有30萬左右。加上之前毀滅與殲滅戰中被打死的20萬左右的比利時軍隊,總數只有50萬。比軍委之前計算的180萬人少了太多。
但李潤石并沒有就此多說什么,他只是下令,“告知世界人民解放軍的全體官兵,只要他們干凈利落的解決納粹德國,很可能就不會再發生大規模的戰役。能否讓其他心懷叵測的國家不敢下場繼續參戰,就需要看接下來的戰役能否打出我軍的水平!為了和平,請同志們奮勇作戰!”
說完,李潤石站起身走出了辦公室。窗外已經綠意盎然,4月的鄭州穿暖花開,生機勃勃。站在1扇窗戶旁邊,李潤石只覺得自己仿佛還能看到何銳在這扇窗戶邊抽煙,那個清瘦的身影看著冷靜自持,絲毫看不出那是1個隨時握手上千萬條生命未來的人。
李潤石個性熱情奔放,他覺得何銳太冷漠了,甚至有點厭世的氣質。這不該是1位解放全世界的領袖應有的樣子。
現在,故人不再,李潤石感覺自己反倒能理解很多以前無法理解的事情。正因為隨時可以決定幾十萬人類的生死,何銳承擔的壓力是李潤石以前沒辦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