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若凡原本想整點德國軍官給美利堅同盟國送去,得知了曼施坦因對于運動戰的評價后,程若凡暫時放棄了動用德國人的打算。
即便遇到了挫折,程若凡依舊沒有放棄在美國新內戰中埋下革命種子的打算。但是從現階段看,程若凡只能等待機會,而不是硬上。
出乎程若凡的意料之外,機會來的很快。3月16日,西德政府在漢堡秘密見了美利堅同盟國的代表丹中校。
送到程若凡手里的文件顯示,這位丹中校竟然當過中國的戰俘。這讓程若凡不太好判斷美利堅同盟國對丹中校的受信任度。
此時的西德政府雖然并不向程若凡匯報工作,不過西德政府的所有重要文件都會被中國駐歐洲司令部內的相關部門得到。所以程若凡忙完了手頭的工作后,調取秘密會議記錄的時候,就看到了很有意思的對答。
美利堅同盟國的丹中校告訴西德政府代表,“如果聯邦德國政府不愿意成為美利堅合眾國的滲透對象,就應該支持美利堅同盟國。因為美利堅同盟國從來不是中國的敵人,在戰略上也沒有與中國成為敵人的需求……”
很有意思的小家伙。程若凡看到這里后感嘆道。
在后面的對談中,丹中校解釋了美利堅同盟國的需求,那就是擺脫戰爭,專心賺錢。美利堅同盟國主要是靠銷售糧食、棉花為主。這些商品都是全球各國所需要的商品,即便存在競爭關系,也沒有深刻的矛盾。
但美利堅合眾國則不同,其內部經濟結構決定了美利堅合眾國必須擴張全球市場,否則就要不停爆發經濟危機。為了解決經濟危機,戰爭就是選項。至少也要不停地給世界搞事。在歐洲,美麗家合眾國必然與大不列顛王國合作,進而向德國滲透。
程若凡不得不承認,丹中校的確有了世界的視角。而且丹中校這話的確是對西德政府說,同樣也是在向中國駐歐洲司令部發話。
如果美利堅同盟國的獨立戰爭沒能打贏,美國最終統1,丹中校所說的就會變成真的。即便阿拉斯加與夏威夷在公投后獨立,但是以美利堅合眾國現在700多萬平方公里連成1片的廣袤土地,美國依舊很強大,卻無法解決美國國內經濟危機的問題。
在程若凡的思考中,如果美國這次內戰并沒有推進美國國內的革命,他寧肯讓美國統1。因為中國需要外部壓力,也需要有能夠借鑒的對象。
當然,美國與中國的人員交流著實有限,也是程若凡沒辦法做出更細致判斷的原因。
想到這里,程若凡才突然感覺不太對勁。何銳與歐美的私下聯系也未必就比程若凡多,可何銳每次都能做出很準確的判斷。
思索1陣,程若凡突然意識到,何銳去世不過1年,程若凡竟然沒時間去回憶何銳了。意識到這些,程若凡卻覺得這種想法又好像不太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