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銳在生前也講述過對未來的看法,只是那時候程若凡與同志們都覺得何銳的思路太過于天馬行空。大家都很尊敬何銳,而且大家都覺得何銳即便活不到100歲,至少也能活個78十歲吧。未來的事情到時間了再說。所以大家對何銳的這些看法都是抱著“讓老大開心”的態度,應和1下……而已。
直到何銳去世之時,何銳的所有“預言”竟然都變成了現實。甚至是何銳死后,何銳的預言還在不斷變成現實。原本程若凡覺得何銳有時候挺幽默,還喜歡亂想。此時回頭再看,程若凡卻發現何銳竟然是個時時刻刻都很嚴肅的家伙,他的嚴肅甚至到了1種每時每刻都只想說實話的“無趣”地步。
程若凡沒想到當何銳去世后,自己才能更看清何銳1些,這種認知讓程若凡感覺很惆悵。哪怕是以最新的視角去看何銳,反倒看出了何銳的信仰到底有多么堅定。
感慨1陣,程若凡倒也有了決定。既然搞不清楚美國的現狀,索性就按照程若凡自己的信仰去解決問題。
3月17日,丹中校突然接到1封信。如果非得用精準的描述,這應該是1張放在信封里的字條,是丹中校吃午飯的時候打開餐巾時發現在餐巾中的。字條上用打印機打印了1句話,“請下午2點15分到旅館后門。”
和5個人小團隊在西德,丹中校倒是不擔心會有人暗殺他。因為想殺他太容易了。丹中校來到西德,最期待的就是與中國駐歐洲司令部搭上線。不過丹中校也知道這并不容易。既然有了好像可以聯系的機會,他就不肯放過。
與1同來的團員們商議后,丹中校就按照字條上所寫的時間到了旅館后門。后門外并沒有什么可疑的人,不等丹中校仔細尋找,1個小男孩跑過來,遞給丹中校1個信封,隨即用德語說了1陣。丹中校聽不懂,打開信封1看,里面是1張字條以及1張中國元的鈔票。字條上讓丹中校前往漢堡著名的街道,同時把鈔票作為跑腿費給小孩子。
見到對方這么有趣,丹中校覺得安心不少。按照字條所說的出發前,丹中校將這張2元的中國元鈔票遞給了小朋友。小朋友明顯認識中國元,接過錢后高高興興的走了。
這1路上靠路人傳遞了兩次情報,丹中校到了1個小教堂前面。這教堂破破爛爛,倒是旁邊正在興建1棟新建筑。丹中校看到這棟快建設完畢的新建筑大門上牌匾上寫著“流云觀”3個漢字。在中國戰俘營的時候,丹中校學習過中國文化,知道這是中國道教建筑的名稱最后大多是1個“觀”字。
再看眼前的教堂破破爛爛,1副要到掉的模樣。丹中校覺得推到德國教堂建設中國道觀,讓他奇怪的同時還有點不舒服。
不過此時也沒時間考慮這個,丹中校按照最新的指示,進到空無1人的教堂里面,在神龕里找到新的紙條,“進告解室”。
教堂告解室是兩個并在1起的小單間,中間的墻壁上有眾多孔,可以讓告解的人與旁邊的神父交談,卻又看不到對方的容貌。
教徒從教堂正面進去,只能進入教徒們的那1間。神父有從教堂內部進入的通道,這也可以避免被發現是某位神父參加的告解。
進了告解室后,丹中校看到破爛的告解室內竟然有1張嶄新的椅子,忍不住苦笑1下。看來對方的準備還挺細膩。沒聽到旁邊的小間內有聲音,丹中校就靜靜地坐在凳子上,忍不住回想起最新的局面發展。
他是3月7日乘船離開墨西哥,因為美利堅合眾國的海軍封鎖了美利堅邦聯大西洋方向的海上通道。這點倒是與上1次南北戰爭時候1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