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法師并不是剛剛頓悟突破的法師之一,可能沒趕上大好良機,心情有點不太好,聽到沈鳳書的問題,立刻帶著訓斥的口吻回了一句。其他法師沒有再答話,雖然這位法師語氣有些不客氣,但意思表達的卻沒什么問題,至少他們覺得應該如此,略有不滿也只是覺得面對小沈探花這等精通佛理并
且剛剛為他們解惑的居士,應該稍稍客氣一點。
“那若是念錯了大明咒,又會如何”沈鳳書又想起了一樁地球上的佛門公案,忍不住笑問道。
“會”不客氣的法師剛想要說出嚴重的后果,被覺明大師搶先一步拉住,后面的話就沒能說出來。上次沈鳳書講袈裟故事的時候,覺明大師可是在現場的,小沈探花舌燦蓮花翻云覆雨的功力,他可不敢讓身邊這位法師急匆匆的說出什么不好的字眼,阻止了對
方,然后笑容滿面的沖沈鳳書問道“沈居士可是又有故事貧僧洗耳恭聽。”
“既如此,晚輩就放肆了。”沈鳳書呵呵一笑,再次開口。
不識字的老婆婆得到高人指點,教她念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但她把咒語記錯了,念成了“唵嘛呢叭咪牛”。婆婆勤練咒語的同時,準備了兩個碗一個碗放黃豆,另一個碗空著。每念句咒語把一粒黃豆丟到空碗里。這樣,一念就是三十多年。后來,已經不必丟黃豆,只
要念起“唵嘛呢叭咪牛”,黃豆自己就從一個碗跳另一個碗。
一位僧人路過這里,看見座茅屋四周放射著金色佛光。他非常震驚“我走過這么多的名寺古剎,從來沒有見到過這么大的光明,這里一定住了高僧大德。”
僧人走進小茅屋,發現原來是一位孤老的老婆婆。
僧人問“您修行什么啊”
老婆婆說“我只會念這一句唵嘛呢叭咪牛。”
僧人聽后,不禁說“婆婆您念錯字了,應該是唵嘛呢叭咪吽,不是唵嘛呢叭咪牛。”
老婆婆聽后,認為三十多年的功夫都白費了。
僧人告辭逕自走了。
婆婆坐在桌前照僧人教的“唵嘛呢叭咪吽”重新念起來,碗里的黃豆不再跳躍。
僧人走遠,茅屋一片黑暗已不見先前赫赫光明,于是趕緊又走回去,對婆婆說“我剛才教的唵嘛呢叭咪吽是玩笑,您該照原來的念才對啊。”
婆婆高興跪謝說“謝天謝地,我還以為三十多年的功夫白做了”
僧人走后,婆婆繼續念“唵嘛呢叭咪牛”,黃豆繼續又跳起來。
茅屋的佛光比之前更加光亮。講完這個故事,沈鳳書這才笑問道“大師,這到底是應該念唵嘛呢叭咪吽還是該念唵嘛呢叭咪牛”,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