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知星并不避諱,讓肖燁把他們已經歸檔的實驗記錄拿出,順道把原本就準備好的說明文件也拿了出來。
“這個就是我現在手頭用的這個遙控器的電路圖,后面附的是這個裝置的基本組成圖。”寧知星畫的圖很多,按照她自己的想法,這應該是有點電路基礎就都能看懂的嗯,雖然她哥沒看懂,這點寧知星還有點小挫敗。
她哥明明很聰明,可怎么在電路知識上屢屢折戟沉沙呢不應該啊。
吳教授更驚嘆了,他的想法這都變了幾次
老王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非要他來的時候,他抱著滿滿的好奇。
當時他心里猜測的是,這幾個孩子誤打誤撞做出了成果,這其實很正常,畢竟這個年紀的孩子要真說什么做實驗好像有些夸張。
聽寧知星第一波介紹的時候,他想的是,看來這做實驗的意外成果往往很有價值這條定律果然靠譜,這在他的科學生涯和他了解到的其他人的科研經歷中都很常見。
不少科學家都是如此,原先的目的地在甲處,中間意外到了乙,最后實驗雖然失敗,但乙本身就具有非凡的價值,這就是科學的神奇和意外之喜了。
而現在,他發現這幾個孩子組成的實驗室比他想的要靠譜得多,他們沿著既定目標有條理、有計劃的前進,中間雖然有些彎路,可這不妨礙他們到達終點,做出結果。
要做到這個需要運氣的同時,更需要實力,他還是小覷了他們。
“江山代有才人出”他喃喃般地自問自答沒讓周圍的人聽到。
吳教授翻看著實驗記錄,單只看實驗記錄便能知道這支小小的團隊走了多少彎路,失敗了多少次,那輕描淡寫的“實驗結果與預期產生偏差”、“效果不明顯”、“實驗失敗”之類的結語常常代表著幾天的功夫白費。
吳教授在來的路上可聽王教授說了,這幾個孩子是高中在讀,今年可能要高考,也有可能要再讀一年。
對于這些孩子來說,花了這么多功夫等于白做工的挫敗他們居然就這么克制過去了要知道就連吳教授自己帶的科研團隊,那也會在實驗失敗后沮喪、調整不過來心情,尤其是他這個科研負責人,壓力大的時候甚至會自我懷疑,覺得自己選擇了錯誤的方向,糾結是不是該及時止損。
他這話是沒往外說,要是說出來了,估計寧知星就會告訴他答案。
答案很簡單,因為對于寧知星來說,失敗沒什么大不了,而且在以她為核心的小團隊里,另外兩個成員都是寧知星的十足“迷哥”,做出成果了兩人就海豹鼓掌瘋狂夸人,做不出成果
“阿星你最近太累了,我們還是回家休息吧,哥帶你回家玩爸不是說他做了個滑滑梯。”親哥。
“你很厲害,吃糖嗎”寧知星一直懷疑肖燁是什么糖果工廠的代言人。
至于他們家的其他家人那就更不用說了,寧知星都懷疑她說一句她再也不想努力了,家里人會拍掌叫好說“太好了,我們養你”。
對她來說,實驗失敗的挫敗還比不過來自家里的咸魚未來誘惑力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