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非但村里附近收到贈書的孩子愛看,就連他考入機械學院后,學院里不少年輕的學生也喜歡看,他好幾回去供銷社的售書點,都聽到對方強推兒子寫的這幾本書,說非常通俗易懂,天馬行空。
除了這之外,兒子的文章在報刊雜志上刊登更是多如牛毛,其中甚至有一篇已經被預選到新編的課本之中。
更可怕的是,去年的高考語文全國卷現代文部分的理解選的文章節選,便是兒子寫的一篇現代文
他總不能和他這些同學說,他們愛看的書是兒子寫的,連他們考試時把他們難倒的題目,也是選的寧知中的文章吧
這愛恨值都拉滿了,寧振偉選擇撇開干系。
“你們在說什么呢”機械學院帶隊的兩位教授好奇地湊了過來,他們倆剛剛去找負責接洽的那位張教授去了,見學生們對科技大學好奇,他們便讓學生們留下了。
其實這也是經驗不足鬧的,原先科技大學預先說好了要派老師去接車帶他們來學校,只是當時帶隊的教授一拍腦門,覺得這事沒有必要。
這一行人又沒有孩子,個個都是成年人,無非是約個時間學校門口見的事情,學校門口能有幾個人
他們很是自信地回絕了,結果吧到了科技大學的門口,大家總算明白,真不是人家太客氣,是人學校門口人實在多,這乍一看,還真找不到接頭的教授。
“沒什么,就聊ed橫幅的事情呢”李祿任年輕,和教授們說話也有點沒大沒小,“寧師兄說他家里有人在科大念書。”
“是嗎振偉,你怎么沒提過這事要不要中午給你批個假,你和家里人聚一聚”教授心里暗自有些佩服。
他這個學生,讀書上倒是還好,四平八穩,因為足夠認真,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可在實踐上,他卻是個十足的天才,總能掏出一些精進工藝的奇思妙想。
現在看來,這還是家學淵源了,他身為高校教授還能不知道農村家庭能出一個到高校念書的人有多難這還不止有一個
“最近人不在學校,我就沒提。”寧振偉稍稍解釋了一下,他對于兩個孩子的情況
了如指掌。
阿中今年大四,在學校老師的推薦下,要參加首都的一場對外會議的同聲傳譯工作,期末考剛一結束就去參加培訓了,得至少下周才能回來。
阿星今年從六月開始呢,就一直在外工作,主要是和幾家工廠對接他們項目組研發的技術,并做技術指導,有好幾家工廠,聽說是生產流程有些問題,他們便在那多留了留。
知道兩個孩子都不方便,寧振偉便也沒主動提自己要來的事情,再等四個月就到寒假了,到時候總能見的。
寧振偉雖是這么安慰著自己,可心里還是有些可惜。
要是兩省省城間的距離能縮短一些就好了,到時候克服一下,每周的周末來陪陪孩子多好
科技大學負責接待交流團的是本校的張教授和強身社的一位學生小陸。
小陸是被抓壯丁的,這不是正好到保衛處調適ed橫幅就被張教授給逮住了嗎
調適ed橫幅現在是強身社的諸多兼職中,最讓人羨慕的一個。
這工作并不復雜,只需要每天來檢查微機上的程序,根據學校要求及時更換程序上的文字,然后每天三次地檢查儲電池的情況做好記錄即可。
累倒不累,主要是有些繁瑣,但因為能碰到微機、報酬也不低,大家一點也不嫌棄。
有了壯丁,教授便稍稍松了一口氣,能夠閉口不言,看著年輕氣壯的小陸充當導游。
一行人浩浩蕩蕩,但并不顯眼,路過的人只是看一眼便錯開眼神。
科技大學這兩年來,成立研究項目的氛圍濃厚,建立社團、進行社團活動的學生也多如春筍,除非像是強身社每年那一兩次全社大動員級別的活動,這區區十幾個人,大家都不帶多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