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學的大門口,“熱烈歡迎z省機械學院師生交流團至我校交流”和“秋季開學,歡迎新生入學”交替在新裝上的ed屏幕上出現。
雖然這ed屏幕已經裝了有一段時間,可這無論是對a省省城的民眾還是科技大學的學生來說,這個平日里很少見的事物還是顯得有些稀奇,時不時地就停下圍觀,看多了的人連文字交替一次的時間都能算出來了。
科技大學的學生從圍在門口的人群中走出,往學校里走時都忍不住抬頭挺胸,他們能拿出來曬的可不只有這個ed屏幕,他們學校的研究成果運用在大家日常生活里的海了去了
身為科技大學的學生,他們驕傲
“振偉學長,你說這得耗多少電呀”說話的學生叫李祿任,他人高馬大,看上去很年輕,“都說科技大學有錢,現在看來還真是這樣。”
他是機械學院去年入學的新生,隨著恢復高考的時間越來越久,參與高考的學生中應屆學生的比例便也隨之升高,李祿任便是這種情況,雖然已經入學一年,可他今年也才剛過十九。
略微走神的寧振偉被學弟喊回了神,他看向李祿任“不用多少電的,他們學校的情況和其他學校不太一樣。”
他雖然是走的推薦入學,可具體教學那還是按部就班的,現在正讀到大三,這回是跟著機械學院的老師一道來科技大學交流學習的。
“怎么不一樣了”和李祿任一樣圍過來的機械學院學生還有兩個,眼神里裝著滿滿的好奇。
“科技大學研發的技術經常會以一個較低的價格回饋于a省省城,對應的他們的學校照顧政策也多,比如說他們學校內公用電話的費用就比其他地方要低,只是得用指定的卡刷才行。”
學生舉手“可這個ed屏幕我看其他地方也沒呀”
他忽地反應過來,還真有,當時他們到火車站的時候,時刻表好像就長這個樣子他那時候還覺得新奇呢
“有的,他們省城的供銷社現在每日的貨品、價格都會以ed屏幕顯示,這技術已經和咱們省的工廠合作,之后應該我們也能見到。”
“至于這個用
電,他們倒是沒有什么優惠,不過據我了解,這個ed的供電,用的不是我們概念里發電廠的電,現在應該是連接著科技大學研發出來的一款儲電池,現在還在調適過程中。”
李祿任聽得很驚奇“振偉學長,咱們都是一樣的人,怎么你就知道得那么多呢”
他羨慕極了,在學校的諸多學生中,寧振偉也是尤其出色的一個,聽說他當初還沒入學就有了發明,后來是被推薦進學校的。
學長平時很寡言,總是安靜的學習,可只要大家求助、詢問了,他總會耐心解答,而且年齡比不少學生要大的他,卻意外地和大家沒有什么隔閡,連大家平時看的閑書他都看過,能參與討論。
大家私下曾經開過玩笑,都說寧振偉學長身上有種“爸爸”的氣質,不過有這樣的氣質也很正常,畢竟學長自己也說過,他可是有兩個孩子的人。學長看著就不像特別愛開玩笑的人,大家便也只是私下叫一叫,不敢當面說什么。
“是啊,振偉,你可別說是因為你年紀大。”說話的學生指了指自己,他是下鄉的知青,年紀和寧振偉可差不多,“你看我,在你面前那可是自愧不如。”
說著說著,那就有點悲從心來了,這讀書比不過,長得還比不過,寧振偉是干慣了農活的老把式,皮膚黝黑,手上都是厚繭,可偏生人瞧著就是不怎么老。
寧振偉頓了頓道“我家有人在這所學校念書。”
他在外面不太愛報兒子和女兒的名字,原因其實很簡單。
一是他本身就不愛說話,雖然夸起兒女他能說個沒完,可他一點也不想拿把兒女作為和他人談話的話題。
二呢則是他們家阿中的鍋了。
寧振偉想到這事就嘆氣,他早就該預感到會有今天的,當年阿中跟著阿星入學,他們滿懷喜悅,當時的想法無非是阿中未來學學外語做個像齊老師那樣的翻譯家,或者就跟著阿星一道繼續做研究。
哪知道入學后阿中來了個大轉彎,直接開始了自己的文學創作之路,而且在這條路上,他還走得異常的順。
出版這事已經夠讓家里人驚訝了,這書還很受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