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口子聊完,都凌晨一點多了,睡得晚,起的自然就早不了,顧歡喜醒過來時,許懷義都已經出門辦事了,他在商會和戶部之間,充當了橋梁的作用,前前后后忙活了好幾天,這場罷市風波才算平穩度過去了。
其實隔日,許懷義找蘇喆談過話后,倆人就勸說著商戶們開門營業了,大多數人還是很給許懷義面子的,無它,他如今身份大為不同了,抗擊倭寇的英雄,這名頭聽著就很靠譜,且背后又靠著孫家,說話自然很有分量。
店鋪一開,百姓們惶惶不安的心就穩了大半,等到朝廷舉辦的拍賣會大獲成功,超額完成了糧草籌集的任務、平叛大軍順利出發后,仿佛之前的陰霾都不復存在了。
京城再次喧嘩熱鬧起來。
許懷義眼熱的送走了幾位同窗好友,就去羽林衛報到了,他大小是個四品將軍,情商也夠用,所以去了沒幾天,便如魚得水,熟悉了個七七八八。
羽林衛的工作堪稱清閑,基本上沒啥大事兒,只要保證沒人沖進來刺殺皇帝就行,他率領的一波人,暫時也混不到皇帝眼皮子底下去,大多負責外圍的巡視,承擔的責任相對輕松些,不過,不影響光彩體面。
隔一段時間輪休一回,到他休假時,便帶著幾個孩子到處瘋玩兒,那勁頭,恨不得把之前因為打仗錯過的大半年都給補償回來。
去山里打獵,去村里種田,去湖里抓魚,還搞出了很多適合男孩子玩的游戲,要不是有江先生盯著,幾個孩子的自制力也強大,非得禍禍的他們無心讀書不可。
不過,歡快也是真的,每次休假都變成他們最期待的開心時光。
直到地里的麥子漸漸黃了,肆意暢快的游樂才告一段落,因為要養精蓄銳,準備開鐮搶收了。
從去年種下,許懷義就去南邊打仗了,他沒出多少力,但顧歡喜一直讓人盯著,澆水、施肥、除草,每一道工序都未省下,村里人也如她這般小心翼翼的伺候著,甚至更上心。
付出的越多,便越是緊張。
村里人恨不得每天到地頭上轉悠三遍,查看麥子的收成情況,唯恐離著他們心里的預期太遠。
好在麥穗大都飽滿實誠,沉甸甸的垂著頭,此情此景,便是不懂農事的人,都能感受到豐收的希望了。
收割之前,許懷義特意調休了三天,又事先跟孫鈺約好時間,天一亮城門才開,就急匆匆的駕車往湖田村趕,江先生和焦大夫,也帶著孩子們緊隨其后。
一行人來到村里時,地頭上已經圍了不少人,顯然,都打算這幾天開鐮割麥子了。
個個神情激動,望著麥穗的眼神,熱切的像是發現了什么珍寶,稀罕的摩挲了一遍又一遍。
“今天收成準差不了……”
“這還用說?瞎子都能看的出來,瞅瞅那麥穗,沉的都快壓斷桿子了。”
“好啊,真好啊,老天爺總算開眼了,舍得讓咱們能吃頓飽飯了。”
“管老天爺啥事兒?頂多錦上添花下了兩場雨,麥子長的這么出息,是懷義給咱們的種子好……”
“沒錯,是沾了麥種的光了,懷義去年可就跟咱說好了,若是這茬麥子的收成能在七百斤以上,他會全都收了,價格只高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