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進了鐵匠鋪,見到那大過平常數倍、而且造型奇特的方爐之后,他們就更是驚嘆了。
作為將門,他們并沒有親自打過鐵,但對鐵匠鋪,卻都是熟悉,身上的甲胄,佩戴的刀劍,都是鐵匠鋪一錘一錘的打出來的,為了制造趁手的刀劍,他們常常親自在鐵匠鋪盯著。
不過和中衛所的鐵匠鋪相比,他們各自的鐵匠鋪,實在是太小,根本不值一提。
眾人心中都升起小巫見大巫之感,猜測中衛所究竟花了多少銀子,才建起這個鐵匠鋪,并造出自生火銃
而此時,時辰恰好也到了,爐火熊熊之中,方爐中的一個坩堝正在被兩個戴著手套的鐵匠小心翼翼的抬了出來,架子慢慢傾倒,將通紅的鐵水傾倒在了模具之中。
鋼水出鍋畢竟有一定的危險,大人們身份又尊敬,因此他們都是遠遠的看。
即便如此,他們也清楚激烈的感覺到鋼水炙熱的極高溫度,
同時,鐵匠鋪的忙碌,畜力鼓風機的巨大轟鳴,也令他們開眼,有見多識廣者以為,即便是西安火器廠的方爐,也沒有這么大,鍋中煮鐵水,更是他們從未見過的事情,不知道這“鍋”是何種物料制成,竟然能在熊熊爐火之中不化
所有人都震驚。
“這就是精鐵了”都任問。
關于“方爐”,關于冶煉,尤振武在公文中對他有過簡單的匯報,所以他不似眾人的一無所知。
但驚異卻是一樣的。
他也不能理解,坩堝為什么能在熊熊爐火之中不裂不破
“是,這種精鐵乃萬千高溫而出,勝過晉鐵蘇鐵,比閩鐵甚至還要好一些。因此可以打造自生火銃。”尤振武道。
都任激動的點頭,然后贊道“尤千戶真是全才啊,若不是親眼所見,我真是不敢相信,天下竟有這等冶鐵之法,天工開物里都沒有這樣的記載的啊。”
“是啊。”
眾人都驚嘆,連一直保持嚴肅的劉廷杰都在點頭。
“此爐乃冶鐵利器,我當上疏朝廷,在天下推廣”都任道。
王家祿頷首,老將們都是贊同,尤振武卻是憂慮天下推廣,朝廷有錢嗎即便有錢,夠宦官、貪官們貪嗎
最重要的是,大明朝能挺過甲申之年嗎挺過了甲申,會不會還有乙申
想著想著,不禁就又為父親和孫傳庭,以及十萬秦兵擔心起來。
從鐵匠鋪出來,已經是申時下午三點,眾人都餓的咕咕叫,都任卻興致依然,在尤世威的提醒下,才想起該吃飯了,于是眾人返回治所,周運令人將熱了好幾遍的飯食送上堂來。
簡單的兩個小菜,一個饅頭一碗湯,就是都任的午飯。
這是他特意交代,也是他下鄉固定的飯食,不許任何人改變。
尤振武不敢違背。
或者是樂于遵從。
右方伯如此,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奢費,所有人都是一個菜,兩個饅頭,一碗湯。
席間,都任興致不減,繼續談論精鐵和火銃,對尤振武,對長樂堡的煉鐵爐,贊嘆不已。
“若非親見,我實在不敢相信,我榆林邊陲,竟然能先于京師和西安,造出自生火銃。”
“一切都是尤千戶之功。”
“尤千戶少年英才。兩位老總鎮,我不得不說,真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啊。”,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