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首位上,見話題又繞到了徐川的身上,召開會議彭承志院士干咳了一下,打斷了眾人的談話。
“行了,別動不動就想找徐院士,他手上的工作比我們多多了。”
“研發能夠抵御2000量子比特位的量子加密算法是國家交給我們的工作,這是對我們的信任,你們總想著有困難就找徐院士,那國家找我們做什么?”
意識到自己這話說的有點帶批評了,彭承志院士略微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總之,徐院士有他他有他的事情要處理,我們不可能什么問題都依賴他來解決。”
“回歸正題吧,如果各位有什么想法或建議都可以提,不管對錯。”
“就像王老提出的用qkd分發+pqc架構混合體系一樣,這的確可以先記下來,當做備用的方案。”
“但我們的任務是研發出一種不需要進行大范圍改造工程的加密算法,最好是基于現有國家建設的光纖通訊系統能夠直接使用!”
帶歪的話題,被這位彭院士掰了回來。
然而令人尷尬的是,在話題重新回到了量子加密算法的開發上后,整個會議室卻是又陷入了一片沉默中。
如果說能夠抵御500量子比特的加密算法在座的眾人還可以想想辦法的話,那么2000量子比特位的加密算法幾乎就超出了在場眾人的能力了。
畢竟500量子比特和2000量子比特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別看五百和兩千只差了一個量級,但對于量子計算機來說,能夠進行量子計算的量子比特每多一個,其計算力都會呈指數級上升。
會議室中,氣氛沉默了一會。
就在這時候,門外忽然響起了敲門聲,打破了這讓人安靜尷尬的安靜。
受敲門聲的影響,幾乎在場所有人都順著聲音看了過去。
只見一位穿著寬松白襯衫的年輕女性走了進來。
正當不少人還在思考這人是誰的時候,坐在首位站了起來,快速的打了個招呼。
“嘉欣學妹!你怎么來了?”
走進來的不是其他人,正是劉嘉欣。
聽到這個名字,會議室中的大部分人也都反應了過來。
要說國內的頂尖數學家,拋開那個人以外,眼前這位也是頂尖的存在啊。
以解決了p=np?難題中的‘大正整數因子分解具備多項式算法難題’而拿到了今年七月份拿到的菲爾茲獎,年僅28歲。
這一突破性成果,終結了無數猜想與爭議,為算法設計、密碼學、人工智能乃至人類對“計算本質”的理解奠定了不可撼動的基石。
除了這出名的成就外,讓其他人更關心的是,她是那位徐院士的女朋友,聽說兩人是在南大結緣的。
不過讓在場的眾人好奇的是,她是怎么進來的?
畢竟有關于2000量子比特的量子加密算法的研究項目,放在國內怎么說都是絕密級別的。
雖然說是借用的川海材料研究所的場地,但樓下的安保工作可不松。
畢竟現在這里聚集了大半個華國信息安全領域和加密算法領域的頂級專家。
萬一出了什么差錯,國內的信息安全領域不說倒退,也得震蕩很長一段時間了。
看著會議室中的眾人,劉嘉欣笑了笑,開口道:“是徐川安排我過來的,他推測你們這邊的研究工作可能有點困難,讓我帶了一份資料過來,并且推薦我參加有關于2000量子比特的加密算法研究的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