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可控核聚變技術完成的時候,他就提出過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理論。后續更是在星海研究院、海軍裝備處、楚江大學、華科院等研究單位的支持下有了一定的突破。
不過遺憾的是,突破的僅僅是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生成器。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目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單純的磁極化子·電磁護盾技術并不足以防御飛船在脫離宏觀性的隧穿效應的時候積累的高能粒子轟擊爆炸。
當然,現在研究這些東西還為時過早。
畢竟引力與時空-共振時空曲率超光速航行技術目前還只是一份理論而已,這份理論是否正確都尚且未知,更別提實際應用了。
現在應該要做的,是驗證這項技術是否真的可行!
合上手中的稿紙,徐川將其立起來在桌上‘頓了頓’整理平整后放進了抽屜中。
長舒了口氣,他向后靠在椅子上伸了個懶腰,活動了下因為久坐而有些發酸的腰椎和肩脖,腦海中思索著該如何驗證這項技術。
“讓我想想,最穩妥的方式應該是將在太陽和太陽系的邊疆也就是奧爾特云附近分別布置一臺激發設備和一臺接收設備,但這個距離未免有些太長。”
“.......接收器放到木星軌道上如何?木星是太陽系中除太陽外質量最大的天體,也是最有可能通過行星的重力井來對正在跳躍超光速航行過程中的‘粒子’進行干擾,將其從宏觀性的隧穿效應‘摘’出來的天體。”
“唯一的問題就是需要尋找一個合適的時間,以確保進行實驗的時候太陽和木星之間沒有其他的行星。不過這個還是挺容易的。”
“就這么辦好了!”
思索著,徐川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轉而又想到另一個問題。
“驗證實驗是放到火星地球化工程里面好呢?還是放到crhpc機構呢?”
思索了一會,徐川決定將驗證超光速航行技術可行性的實驗最終放到crhpc機構進行。
無他。
因為crphc機構是華國全權掌握的研究單位。
盡管如今吸納了全世界各國的物理學家在一起研究推進物理學的發展,但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卻是華國全資修建的,擁有百分百的掌握權。
盡管理論上來說驗證超光速航行技術不需要用到大型強粒子對撞機,但它卻需要全世界物理學家的支持。
畢竟理論僅僅是理論,要將其轉變成應用,還是離不開各種科研設備、人才以及經費的支持的。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驗證超光速技術可行并不意味著就能實現超光速航行技術。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如果是后者,他肯定更傾向于由國家單獨出資單獨設立一個研究機構來研究和推進。
單純的驗證,那就無所謂了。
......
ps:月底了,求個月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