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莊她們知道。
在余家嶺東邊三四十里,處在一個深山溝里,是附近有名的窮村。
比余家嶺還窮。
趙姑娘怎么會和呂莊有什么聯系?
什么人販子,為什么呂莊的支書應該被槍斃?
易飛問道:“具體怎么回事?上午也沒有詳細問。”
上午那種情況,也沒法問。
趙麗麗就把易好講的情況說給易飛聽。
------
劉曉雨和張春英還真的是南江省江城大學的畢業生。
兩人都是江城人。
從小學到中學,一直到大學都是同學。
可以說,兩人是一塊長大的好朋友。
去年七月,兩人大學畢業后,沒有急著去報道。
劉曉雨提議,兩人在報道之前去帝都玩幾天,以后上班了,再想出去玩就不太方便了。
上班了可沒有多少假期了。
張春英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雖然兩人都是普通工人家庭。
從小到大,她們也都各自攢了一點錢。
加上四年大學她們做家教,做點小生意也賺了點錢。
錢雖不多。
出去玩個十天八天還是夠的。
她們萬萬沒想到。
從她們踏上北去的列車,就是他們噩夢的開始。
劉曉雨和張春英在去帝都的火車上遇到了一個三十多的婦女。
和她們坐對面。
這婦女自稱她叫殷小桃,很健談。
是個生意人。
殷小桃說完,又自嘲地說:“談不上什么生意人,就是倒騰點藥材。”
張春英問道:“倒騰藥材賺錢嗎?”
她也聽說這些年有些人靠倒騰東西發了家。
這個叫殷小桃的女人雖然舉止像個農村婦女,但穿著打扮卻像城里人。
殷小桃左右看了看,低聲說道:“倒騰藥材肯定不像那些有背景的搗騰緊俏物資賺錢,但咱們平頭百姓,也沒那個本事,只能從山里面倒騰點藥材賺點錢。要說,其實倒騰藥材挺賺錢的,山里的人不懂,很多名貴藥材都當普通藥材賣了,幾分錢一斤,最貴的也就一兩毛錢,背到大城市賣,可以賣到幾塊錢一斤,甚至幾十塊錢一斤。用個三五天,就能賺上百塊錢,運氣好可以賺幾百元呢。”
兩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畢業生就相信了這婦女的話。
藥材嘛,有些肯定是很值錢的。
三個人就這么聊著。
殷小桃還買了水果讓她們吃。
聊來聊去,最后又聊到倒騰藥材上。
還別說,殷小桃對各種名貴藥材非常精通,張口就來。
劉曉雨和張春英越發相信殷小桃確實是倒騰藥材的。
對這位農村婦女就非常佩服。
劉曉雨說道:“我們倆大學畢業,分配工作后,實習期每個月才幾十塊錢,轉正后各種加起來最多也就百來塊錢,半年的收入還不如你倒騰一次藥材賺得多。”
兩位畢業于江城大學精細化工專業的女生哪里知道,殷小桃根本就是在瞎扯。
很多藥材說的產地都說得不對。
殷小桃搖搖頭說道:“這可比不了,你們是大學生,是有鐵飯碗的,我雖然能賺點錢,可字都識不了幾個,能有啥出息。去年暑假的時候,我們鄰村一個大學生,也是女大學生,假期里跟我倒騰一個月的藥材,愣是賺了三千多塊錢,比我賺得多得多,還是有文化好啊。”
張春英說道:“您還帶別人一起發財啊。”
殷小桃笑道:“山里的藥材多了,城里收藥材的也多了,還能有賺完的錢?我最佩服的就是你們這些大學生,都是國家的人才啊,那句話怎么說來著,你們都是早上八九點的太陽,未來是屬于你們的。”
未來屬不屬于她們,劉曉雨和張春英不知道。
反正現在并不屬于她們。
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大家都知道。
張春英試探地問:“殷大姐,那你帶我們一起倒騰藥材怎么樣?”
殷小桃有點為難,“不是大姐不能帶你們,大家一起出門在外還能有個照應,只是你們不是已經分配了工作?那是鐵飯碗,可丟不得,倒騰藥材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她擺出一副處處為劉曉雨和張春英考慮的姿態。
心里卻暗暗核算著。
這兩個年輕漂亮的女大學生,要是賣到山里去,怎么著也能賣個四五千塊錢。
到了山里,她們想跑出來那可難了。
張春英說道:“我們離報道還有一個月呢,可以趁這個時間賺點外塊,再說了,如果跟著殷大姐能賺錢的話,鐵飯碗丟就丟了,我們還有同學去私人企業的呢,人家一畢業就扔了鐵飯碗,這世道,只要能賺錢,干什么不是干。”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