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命大臣錢謙益、周永春等,替代小皇帝出午門迎候,太后楊青兒、金虞姬以及太妃陳圓圓也在人群中。
劉招孫與群臣后妃一陣寒暄,當日便回了皇宮。
次日,太上皇喚來小皇帝,詢問劉堪功課學業。
“弟子規,圣人訓。
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
有余力,則
劉招孫取出戒尺,虎視眈眈望向兒子。
“則什么”
四歲三個月的劉堪睜大眼睛,一臉無辜的望向父親。
“伸手出來”
連打兩下后,太上皇怒道“好好背,背不出,今天就不能玩竹蜻蜓了”
劉堪強忍住悲傷,淚水在眼眶里打轉。
金虞姬楊青兒都看不下去,揮退東方祝,兩個女人開始指責他太過嚴厲,劉招孫聽了立即反駁道
“朕三歲便開始讀書,熟讀道家經典,朕可以,他為什么不能都是讓你們慣壞了天天只知道玩”
金虞姬罵道“你那讀的是什么書不過是跟著幾個武當道士四處鬼畫符,給死人打待尸注釋1”
劉招孫面紅耳赤,啞口無言。
轉眼間,小皇帝到了出閣講學的年齡,武定皇帝欽定由錢謙益、周永春、湯若望、王時敏、擔任帝師。
錢謙益是東林黨魁,周永春是齊黨頭目,兩人勢如水火,負責教授小皇帝儒家教義,歷史經典,王道霸道;
湯若望是來華傳教士中學識最高的一批,負責教授小皇帝自然科學知識;
王時敏乃萬歷首輔王錫爵之孫,南直隸蘇州府太倉人,書畫了得,負責教授小皇帝書法和繪畫;
劉招孫親自上陣,天天帶著劉堪蹲馬步,練習八極拳基本招式以及弓馬騎射。
在武定皇帝的督促下,帝國的第二位皇帝,從四歲開始,文學藝術科學地理歷史體育心理全面發展,為后來成為千古一帝奠定了堅實基礎。
注
1、打待尸在均州城鄉,喪葬習俗大體相同,都有為亡者“打待尸”的習俗,為亡者唱待尸歌,以寄托對亡者的哀思,傳說起源于楚國屈原國殤。待尸歌由起鼓、正腔、煞鼓三部分組成,演唱時有固定的程式。”主要是唱一些人活百歲總有一死及神話傳說,氣氛莊重、肅穆。
”tart”bnk”
天才本站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