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展開折頁,對著列出的名字,低聲念了出來
“蒲剛、邢忠義、沉默、毛承斗、袁兆基、東方祝”
東方祝聽到太上皇念出自己名字,下意識往后退了一步。
劉招孫撫須微笑“好,先不說能不能成,你挑的這些人,倒是挺靠譜。”
蒲剛和他的第五兵團,曾經長期駐守臨清,熟悉運河事務。
東方祝就不用說了。
蓑衣衛頭目沉默,為人機警,和他叔叔沉煉一樣,天生就是做偵查情報的好手。
至于毛文龍之子毛承斗,袁崇煥之侄袁兆基,都是忠良之后,和張允修一樣,都是能豁出性命做事的人。
“父皇日理萬機,兒臣愿為父皇分擔此事請父皇相信兒臣”
劉招孫將名單放下,他被劉堪身上這種滌蕩乾坤,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勇氣打動,恍忽之間看到了二十多年前的自己。
過完了這個年,劉堪又長大一歲,今年滿十七了。
派往瑞典王國說媒的使臣還沒回來,小荒地也該成親了。
讓他去磨練磨練吧。
“好吧,朕同意了。第五兵團將抽調三千戰兵,由蒲剛邢忠義帶領,隨你前往揚州,他們都聽你調度。”
劉堪喜出望外道“兒臣遵命”
正月間,太上皇一日也不閑著,從初一到初十,接受一眾文武大臣拜年慶賀,這是從開原時代便保存下來的習慣。
齊國臣子們也以能太上皇拜年自豪,按照慣例,只有心腹重臣才可享受到這個待遇。
不過今年來給太上皇拜年賀喜的臣子中,多了不少新面孔。
除了一眾勛貴子弟,還有從工坊、學堂、農會新近提拔上來的年輕人才。
正月初十日,各種迎來送往終于結束,廣德帝率蒲剛東方祝等人,以及三千戰兵,趕赴揚州,著手廢除漕運之事。
太上皇則將注意力轉向西南。
在劉招孫的指示下,第四兵團主官秦建勛,和他的西南石柱土司親戚們,頻頻聯系。
劉招孫希望能在四川重慶等地,順利實現他所設計的“歸途歸流”,將土司占有的大片土地收歸國有,安置州縣,派遣帝國官吏直接統治。
太上皇給土司開出的條件是買斷和置換,具體說來,一次性支付某土司一大筆銀子,讓當地族人遷徙到成都平原或其他臨近區域
這主意,聽起來就很不靠譜的樣子。
不過無論如何,繁忙充實的廣德三年,就這樣開始了。
注
1、見皇朝經世文續編河運芻言
2、1劉潔君明清時期京杭大運河山東段沿線城市的空間形態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21doi:1027273gsajc2021000099。,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