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技術突破
太陽剛剛升起,坐落于河邊碼頭最近位置的科學部試驗場蒸汽機動力分部此時人山人海,只有中間的一片空地無人,不但無人,而且還在邊緣挖有壕溝,基本所有圍觀的人全部有壕溝后面的土墻遮擋,如同戰場工事一般。
如此緊張的原因是之前的多次試驗中,鍋爐的意外爆炸因之而死傷者已達兩位數,這次又是極限耐用性測試,在場的所有人都是內行,深知場地中間的這黑乎乎的金屬人造物的危險性。
隨著正式建國日期的逐漸鄰近,蒸汽機在多臺原型機實驗后,終于有了重大突破。
“師兄,這次能成嗎”這是部里的新人,與之前劉澤親自培訓不同,現在的科學部各個分部內都開始自行從學校中招募優秀畢業生了。
現在民眾聯盟內部的學校最多的是各個工坊村子的掃盲班,學習內容僅有語文、數學、歷史、物理化學基礎,老師也通常是劉澤之前培養的助手學生擔任,多數老師都是兼職教課,他們都有著其他主業工作。
更深層次的知識類學校現在還未建成,主要是新的夠資格的人才還未能培養到這地步,另一方面教科書還在劉澤的緊張編寫中。
現在整體呈現的教育體系主要是進行掃盲,在其后才是最主要的深造制度和分流制度多軌并行,分流制度就是在進行過掃盲學習后,成績突出的將有機會因材施教,將其分到不同部門進行工學結合,深造制度是在分流后,工作成績突出者可以得到劉澤越來越龐大學生團的機會,跟隨劉澤投入到更深層次的研究探索中。
特別是接受過掃盲教育的年輕少年們,在民眾府的分配下,所有行業都有他們的身影,這里可不是消耗生命的無聊重復的童工勞動,而是有木工,修路工,粉墻砌墻工,郎中,屠戶,鐵匠等等技術培養為主,他們將成為未來各行各業的核心。
被這個叫李德業新人問話的是帶他的師傅,名叫陶巨,“差不多,沒看委員長都來了嘛,前幾次短時間實驗的氣密性、馬力都足,這要是成了,得大用,咱們這到處都缺人,沒辦法。”
陶巨所說的委員長指的就是劉澤,自從成立了專門的籌建民眾聯盟委員會后,他就被全票選舉為委員長,行使最高領導人權力,這也是他原本的工作,只不過現在套上了名正言順的規則外殼。
李德業撓著頭問道“咱們這么多人,聽說那東面一直再外擴,源源不斷的帶來紅毛蠻,這還缺人”
“哪里不缺人呢這人啊,就是最寶貴的資源。”
“不是說人口是負擔嗎糧食也就這次收獲才緩解些,之前咱們可是一直說人太多,天天說省糧食,搞的天天吃魚,又沒啥調料,只有些鹽,吃的都膩死了。要是咱們這里只有一半人,那可不得過上天天吃糧的好日子”李德業反問道,他昂著頭,滿臉疑惑。
陶巨瞥了眼在那疑惑的李德業,滿臉不屑道“聽誰說的甲雨廠那蠢貨說的”
“師傅,你也知道他”
“我聽委員長評判過他這種人,說他這種蠢貨應該派在科學部總部大門口掃大街,讓所有進出的人評判這種人。”
“為啥”
陶巨清清嗓子,回憶著劉澤的話“說人口是負擔的觀點太過偏激,完全脫離實際,如果是農業社會或者資源性社會,財富最大的總量是穩定的,那人口與財富呈現曲線對應,在某一階段那人口少,人均財富達到臨界高點,但這并不穩定,而且這種社會是畸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