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匿名消息像顆小石子,在群里激起一小片漣漪,但很快被其他信息淹沒。
【華北·李姐】:“@川渝·小王別光看錢!我聽說訓練可嚴了,保溫箱怎么擺、湯湯水水怎么送不灑、遇到刁難客戶怎么處理,規矩一大堆,比咱們送快遞繁瑣多了。
海濤他們這幾天回來,嗓子都練啞了。”語氣里帶著一絲同情和慶幸自己沒被選中。
華北某大型分揀中心,午休時間:
一群穿著紅色工服的快遞員蹲在倉庫外的臺階上啃著面包。
不遠處,臨時劃出的“赤兔騎士特訓營”區域里,首批參訓者正練習著快速裝卸統一制式的紅色保溫箱,動作一絲不茍。
“看王海濤那認真勁兒,跟當年新兵訓練似的。”一個老快遞員嘬著煙頭,語氣復雜。
“能不認真嗎?聽說考核不過關,就得回來,丟人不說,補貼也泡湯了。”旁邊的人接話。
“切,裝模作樣。”一個年輕點的快遞員撇撇嘴,聲音不大但足夠周圍人聽見,“不就是送個飯?搞得跟要上火星似的。
我看啊,就是集團畫個大餅,讓他們先去趟雷。等我們這邊件量因為人手少了壓上來,累的還是咱們留守的。”
“也不能這么說,”另一個聲音反駁,“要是真做成了,平臺大了,說不定以后咱們也能多條路,多份選擇。你看那新人激勵包,看著是挺誘人。”
“誘人?那也得有命掙!聽說要求好評率98%?現在顧客多難伺候你又不是不知道,一個差評就白干!還是送咱的快遞省心。”持懷疑態度的人依舊搖頭。
“行了行了,都少說兩句。”
一個小組長模樣的人打斷,“集團有集團的戰略,咱們干好自己的活。眼紅也好,瞧不上也罷,等他們真跑起來,市場買不買賬,才知道是騾子是馬。”
倉庫里,王海濤擦著汗,隱約聽到外面同事的議論。他看了一眼手機里“新人激勵包”那串誘人的數字,又摸了摸身上嶄新的、印著“赤兔騎士”標識的反光馬甲,心里那團火沒被澆滅,反而燒得更旺了些,卻也摻雜了一絲沉甸甸的壓力——這身新皮,既是機會,也是靶子。
他深吸一口氣,再次走向那排保溫箱,動作比剛才更加利落。外面的議論是風,他得把自己練成一塊能在風里站穩的石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