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大廈頂層的會議室,玻璃幕墻外是璀璨的城市夜景,仿佛一片倒懸的星河。
室內燈火通明,與直播結束后的輕松喧鬧不同,此刻的氛圍嚴肅而專注,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亢奮后的沉淀與亟待轉化的能量。
劉強已經換下了那身藍色的騎手工服,穿著一件簡單的深色polo衫,但臉上還帶著一天奔波留下的些許疲憊痕跡,眼神卻銳利如炬。
他坐在長會議桌的首位,面前攤開著一個皮質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字,還有一部屏幕略有磨損、顯然用了不少年頭的手機。
各部門高管——公關、市場、物流、技術、用戶體驗、外賣業務部負責人——均已正襟危坐,面前的平板或筆記本屏幕亮著,準備記錄。
“好了,直播結束了,熱度也起來了,”劉強開口,聲音略帶沙啞,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網上玩梗玩得歡,但我們自己心里得有數。
今天叫大家來,不是慶功,是復盤,是解決問題。我這一天的‘班味’,不能白嘗。”
他拿起那部舊手機,點亮屏幕,打開備忘錄。
“我從頭說。第一,騎手app。”他看向技術負責人和產品經理,“接單界面的按鈕,對于常年跑外勤、手指可能粗糙甚至帶傷口的騎手來說,太小,點擊靈敏度要求太高。我差點點錯,那些爭分奪秒的兄弟呢?必須改!圖標要大,點擊區域要冗余,邏輯要極簡。這不是技術難題,是心思問題。”
技術負責人立刻點頭:“明白,劉總。我們已調取您頭盔攝像頭第一視角在操作時的微表情和手指軌跡數據,正在做熱力分析和誤觸模擬。新ui方案三天內出初稿。”
“第二,導航和地圖。”劉強繼續說,語氣加重,“‘最后一公里’的痛點,比我們坐在辦公室里想象的嚴重十倍!老小區、新樓盤、內部道路、奇葩樓號編排……
我們的地圖數據更新滯后,精度不夠。我今天在一個小區轉了近五分鐘!騎手的時間不是時間?用戶的耐心不是成本?”
他調出手機里的地圖app,“我們的導航算法,只考慮了最短路徑,沒考慮紅綠燈頻率、臨時交通管制、早晚高峰人流量、甚至小區門衛大爺會不會攔電動車這些‘人情世故’因素。
這不行!技術部,立刻成立一個‘最后一公里’攻堅組,給我接高精地圖,甚至發動眾包模式,讓騎手自己上報修正地圖數據,給予獎勵。我要我們的導航‘笨’得像個人,但‘準’得像個神!”
物流和技術負責人對視一眼,神色凝重。“劉總,高精地圖成本和技術壁壘…”
“那就去談合作!去投錢!這錢比花在無休止的補貼戰上有價值得多!”劉強打斷他,“用戶體驗的護城河,就是用這種細節一磚一瓦砌起來的!這件事,優先級提到最高。”
“第三,裝備。”劉強看向物流和后勤保障負責人,“電瓶車的減震!我今天顛得腰都快散了,這還是我偶爾體驗一次。
那些一天跑十幾個小時的兄弟呢?他們的腰椎間盤不是鐵打的!研發部門,立刻調研最好的減震方案,成本可以適當上浮,這錢,京西出!還有頭盔的透氣性、工服的速干材質、冬季保暖夏季散熱……
這些細節,直接影響騎手的身體狀況和工作效率!必須系統性升級!”
后勤負責人迅速記錄:“已經聯系了國內頂尖的勞保用品設計和材料供應商,明天就啟動‘騎手關懷裝備’項目。”
“第四,獎懲機制。”劉強深吸一口氣,“超時扣款,壓力巨大。但我今天遇到奶茶灑了,我第一時間想的是怎么補救用戶,而不是擔心扣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