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為正站在辦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著城市的璀璨夜景。手中的平板電腦顯示著速購上線半個月來的業績報告:
用戶數突破5000萬,日訂單量達到800萬單,市場份額從零猛增至28%。最令人欣喜的是,用戶留存率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難以置信的數字。”徐為正轉身面向會議室里的高管團隊,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我們不僅創造了新的增長點,甚至重新定義了這個行業的玩法。”
會議室里響起一片掌聲。所有人都沉浸在速購初戰告捷的喜悅中,唯有宋安表情凝重。
宋安卻打斷了徐為正:“徐總,但這只是開始,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
徐為挑眉,有點意外:“宋總我們已經占據了近三成的市場,用戶口碑爆棚,就連最挑剔的財經媒體都稱我們為‘年度最具顛覆力的創新’。”
“正因為如此,危機才更加迫近。”宋安調出另一組數據投放在大屏幕上,“我們的快速增長完全建立在巨額補貼之上。過去三個月,我們在用戶補貼上投入了38億元,平均每單補貼12.5元。這種燒錢速度不可持續。”
會議室漸漸安靜下來。
宋安繼續道:“更關鍵的是,我們動了太多人的蛋糕。不僅外賣平臺,還有線下零售商、品牌商甚至支付機構。最近一周,已經有十七家品牌商要求我們調整價格策略,否則將停止供貨。”
徐為正點點頭,表情變得嚴肅:“這些董事會都清楚。但我相信,憑借我們的用戶基礎和配送網絡,能夠逐步降低補貼水平,同時保持競爭力。”
“問題是,對手不會給我們這個時間。”宋安切換屏幕,顯示出一張競爭對手動態圖,“京西已經行動了。”
戰略會議結束后,京西總部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戰備狀態。整棟大樓燈火通明,各部門連夜制定作戰計劃,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與興奮交織的氣息。
第二天清晨,京西的全面反擊正式拉開帷幕。
七點整,京西app首頁全面改版。頂部新增“京西速達”入口,采用醒目的紅色標識,承諾“1小時達,慢就賠”。
打開后是精心設計的界面,聚焦生鮮、日用品和急用商品三大類,與每團速購形成直接競爭。
八點三十分,京西宣布與沃爾馬、永軍等五大商超達成深度合作。新聞稿中特別強調:“依托京西物流與技術優勢,為用戶提供超過10萬種商品的即時配送服務。”
與此同時,在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5000名新招募的騎手開始上崗。他們穿著全新的京東西制服,背后印著“京西速達”字樣,形成了一道流動的廣告風景線。
市場部總經理陳曦策劃的宣傳活動全面鋪開。地鐵站、公交站牌、電梯廣告,到處是“京西速達,又快又省”的廣告語。
頭部主播在直播間現場演示從下單到收貨的全過程,強調“正品保障、價格優勢、一小時達”的三重優勢。
京西速達上線的消息一經傳出,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網友中間激起了千層浪,大家紛紛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發表自己的看法,討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京西速達與每團速購的對比上,一時間眾說紛紜。
支持京西速達的網友們對其寄予厚望。“網購達人小李”在微博上興奮地寫道:“早就盼著有個能和每團速購競爭的平臺了!京西這波操作太給力,‘1小時達,慢就賠’的承諾太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