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分享會,都有數十位女性前來咨詢,不少人當場就報名加入京西速達。
徐維霞的故事像一顆石子,在整個外賣行業激起漣漪。每團外賣很快發文《致女性騎手:你的努力值得被看見》,推出“媽媽騎手彈性排班制”,允許騎手根據孩子上學時間靈活調整工作時段;
餓了吧外賣也緊隨其后,發起“女性騎手安全護航行動”,聯合保險公司推出專屬意外險,還在夜間訂單中優先匹配女性騎手熟悉的短途路線。
短短一個月,三大平臺的女性騎手注冊量較之前增長了近兩倍。
徐維霞看著微信群里越來越多新加入的姐妹分享接單成果,心里滿是成就感——她從未想過,自己當初為了貼補家用的選擇,竟能為這么多女性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三個月后,徐維霞已經成為那個區域的“單王”之一,月收入穩定在一萬二以上。更讓她自豪的是,她幫助的三十多位女性騎手也實現了月入六千以上的目標,能夠經濟獨立,減輕家庭負擔。
一天傍晚,徐維霞送完最后一單,準備回家做晚飯。在小區門口,她意外,遇見了之前用憐憫語氣問她是“否需要幫助”的那位媽媽。
令人驚訝的是,對方也穿著騎手服,剛剛停好電動車。
兩人相視一愣,隨即都笑了起來。
“維霞姐,我是受到你的鼓舞才開始的。”那位媽媽不好意思地說,“看你做得這么好,我也心動了。這個月是我第一個月,已經掙了五千多了!”
徐維霞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頭。她突然明白,自己送外賣不僅僅是為了掙錢,更是找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價值感和尊嚴。
晚上,當她疲憊但滿足地回到家時,發現丈夫翁才立已經做好了晚飯,孩子們正在桌前寫作業。溫馨的燈光下,一切都那么美好。
“今天怎么樣?”翁才立自然地問道,遞給她一杯溫水。
“很好。”徐維霞微笑著回答,“今天又幫助了一位新騎手,她第一次日入破三百,高興得快哭了。”
翁才立點點頭,忽然說:“我們公司有個同事的妻子也想做騎手,我能把你的微信推給她嗎?”
徐維霞驚訝地看著丈夫,隨即會心一笑:“當然可以。”
她走到窗前,看著樓下匆匆走過的騎手們。這些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身影,正不知不覺改變著許多人的生活方式和命運。
徐維霞想起自己曾經看過王強發的那條朋友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雞蛋要搶”。如今,她不僅搶到了“雞蛋”,還學會了如何養“雞”,甚至教會了別人如何養。
生活中的機遇就像外賣平臺的訂單,不斷出現,關鍵是要有勇氣接單,并且有能力送達。徐維霞想著,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明天,還有更多的訂單等著她去送達,更多的生命等待著她去影響。這條路,她會繼續走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