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1點,訂單量開始急劇上升。
“系統負載達到85%!”技術團隊報告道,“部分區域出現卡頓現象。”
曾慶陽果斷下令:“啟動備用服務器,優先保障交易流程順暢!”
“已經啟動了,但預計午高峰負載會超過95%。”
與此同時,每團那邊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技術小哥吐槽:“公司服務器快炸了,老板們打架,我們技術禿頭[跪了]”
@產品經理日常:“緊急加班擴容量,今天估計又得通宵了”
商戶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
“味香坊”后廚,周海明已經穿上廚師服親自上陣:“服務員!把美團的那個接單平板拿到后廚來!前面看不到了!”
“川味坊”李總在群里發消息:“抱歉大家,我得暫時關閉線上接單半小時了,積壓訂單太多了,做不出來啦!”
騎手們在這一片混亂中卻秩序井然,他們自發組織起來,優化取餐送餐流程。
在北京海淀區,一位經驗豐富的老騎手自發指揮:“小張你專取這家店的單,小王負責那家,取完這里集合,一起往科技園送!”
甚至出現了有趣的一幕:一位每團騎手和一位餓了吧騎手同時到店取餐,發現是送往同一棟樓的,立刻決定合作配送,提高效率。
“反正都是送餐,分什么你我他!”餓了吧騎手笑道。
“就是!讓他們在上面打,咱們在
中午十二點半,第一波高峰稍緩,初步數據統計出來。
“活動開始5小時,陶寶閃購頻道產生訂單240萬,餓了吧app產生訂單90萬,總計330萬單。”
數據分析師匯報著,聲音中帶著難以置信的激動,“已經打破了去年雙十一我們創下的單日記錄!”
曾慶陽眼中閃過光芒:“每團那邊有數據嗎?”
“根據我們監測的商戶端數據和社交媒體情況,估計在280-300萬單左右。”
這意味著,餓了吧暫時領先。
“不要掉以輕心。”曾慶陽提醒團隊,“下午茶時段和晚餐時段才是重頭戲。”
與此同時,每團外賣總部作戰指揮中心
巨大的電子屏幕上,數據流如瀑布般刷新,但中央那幅對比鮮明的柱狀圖卻格外刺眼。
氣氛相較于幾小時前的亢奮,明顯凝滯了幾分。
一名數據分析部的年輕主管正站在徐為正面前,額角滲出細密的汗珠,手里攥著的平板電腦邊緣都被他握得有些發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