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這是我始終保持敬畏的一點。”他承認道,“政策層面,外賣行業關系到數百萬騎手的就業、數百萬商戶的經營和億萬用戶的日常生活,其社會影響力巨大。
監管層對于市場壟斷、數據安全、勞動者權益保護、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關注度正在不斷提升。任何一方面的政策收緊或導向變化,都可能對行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每團始終堅持以最高標準要求自己,積極擁抱監管,致力于行業的健康發展。我們相信,規范的市場環境,最終有利于真正的強者。”
“至于技術變革,”徐為正的眼中閃過一絲光芒,“這可能是最大的x因素。比如,如果自動駕駛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能夠大規模應用于末端配送,那么整個物流成本結構和運營模式將會被徹底顛覆。又或者,在ai賦能下,出現更智能、更個性化的本地生活服務模式,可能會繞過現有的平臺模式。每團在技術研發上投入巨大,我們不僅要適應變化,更希望引領變化。我們內部有一個共識:最大的競爭對手,可能不是現在的餓了吧,而是來自未知領域的技術創新。”
說到這里,徐為正似乎覺得意猶未盡,他稍微向前傾身,補充了一個更具體的、可能引發無限遐想的觀點:
“其實,除了你剛才提到的政策和技術,還有一種‘更高維度’的力量,那就是——時間本身。時間會改變很多常量。用戶的習慣在變,商戶的需求在變,資本市場的風向也在變。
也許今天看來牢不可破的聯盟,明天就會因為戰略調整而松動;也許今天看似強大的護城河,明天就會被新的消費趨勢所跨越。比如,京西這次的選擇,在當下看是‘作壁上觀’,但誰能保證,在它完成內部整合、重拾戰斗力之后,不會以新的姿態、新的模式重新殺回這個市場?甚至是以我們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方式。”
他最后總結道,語氣再次充滿了掌控感:“所以,回到你的問題,這場外賣大戰的結局會是什么樣子?我的判斷是:短期來看,第一種結局的可能性在增加,每團有能力進一步擴大優勢;中期來看,我們要警惕第三種結局,尤其是技術和政策的變化;而長期來看,時間將是最終的裁判。
但無論如何,每團已經做好了應對任何意外的準備。我們的核心任務只有一個:不斷進化,比競爭對手更快地進化,確保無論戰場如何變化,我們都是最后站在場上的那個玩家。”
采訪結束后,徐為正的這番話被《今天財經》精心編輯后刊發,標題赫然寫著:《每團徐為正:外賣大戰結局有三種,但我們目標是讓對手出局》。
文章詳細記錄了他對三種戰爭結局的分析,尤其是對餓了吧“資金優勢但效率存疑”的點評,以及對更高維度力量的警惕。
這篇采訪如同一塊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再次激起了千層浪。市場各方對此解讀各異:
在餓了吧總部,曾慶陽看完報道后,對下屬們冷冷地說:“徐為正還是這么咄咄逼人。他刻意回避了阿理生態協同的長期潛力,而夸大了所謂‘基因論’。
但他提到了時間和更高維度的力量,這算是個清醒的認識。既然如此,我們就用事實說話,讓時間證明,誰的生態更具韌性,誰的模型更能創造長期價值。”
在京西,劉強對這篇報道只是掃了一眼,便放在一邊。他的重心仍在內部整頓和供應鏈重塑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