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為了達成此役的效果,安國方消耗的軍械物資數量亦不在少數,縱火飛鳶等高端火器的儲備已然見底,總計三臺裂城級巨弩的部件需要半個月修復完善,在短時間綜合戰力亦是有著明顯的下降。
但無論如何,幾乎沒有付出任何兵卒傷亡的代價,靠著絕對的技術優勢突襲加碾壓,原本雙方的相持狀況已顯著偏向了遠征軍一方,唯有等到頡利率領后續的多族聯軍趕至,才有勉強挽回頹勢的幾分可能。
而之所以能實施這般近乎完美的突襲戰術,除了技術差距之外,情報上的優勢也至關重要,由主帥李靖綜合考慮后遠程遙控多支軍隊以針對性的方式發動襲擊,才造就了如此驚人的戰果。
跟正常歷史上的李靖不同,黃易世界的李靖年紀要輕得多,沒有在邊境的馬邑跟突厥人長時間打過交道,作戰經驗和對敵方的了解程度自是要差上一截,沒有辦法算無遺策;
但通過這段時間來的預演與實操,他對突厥人的動向和實力已有了深刻的了解,且對己方人員的水平也有了準確的估量,從而令戰場局勢的演變完全處于他的掌控之中。
推衍的時間越長、得到的信息越多,李靖指揮軍隊針對性打擊敵手的能力也會隨之不斷增長,令突厥人在劣勢中更添一筆,在無意外發生的情況下,勝負之勢已然提前定下。
實話說,通過夜襲順利沉重打擊了突厥軍駐地后,對于他來說,這場戰爭已不怎么需要考慮勝敗與否的“懸念”,而是應該考慮如何以最小的損失取得最大的成果,還需要花上多少時間,理論上此戰的極限可達到什么程度。
此外,亦可通過對突厥人的戰爭,來驗證新式武器、新型機械的應用狀況,為它們后續的研發新的思路。
也是在此戰發生的同一天夜里,遠在數千里外的趙青凝心聚神于那天蒼璩留下的甲骨文釋義圖冊上,以此物為媒介探查著對方的信息,隱約感應到留下此物的“好心人”似乎正在處于朔方戰場的區域。
“是否具備理解翻譯甲骨文的能力,原本只與學術上的成就相關,算是掌握了一個獨家的秘密。”在領悟長生訣中甲骨文內容的同時,針對莫名被人送上大禮的怪事,她心中亦是若有所思。
“但觀此文所留注釋的語義用詞之精準,以及其中涉及到武學理論的描述方式,可見推出其撰寫者應是一位頂尖的武理大師。也不知道,留下這本圖冊的那人,是否就是此文的作者”
“長生訣的本質,竟是從光延伸到時光的領域,聯系比較緊密的,應該是相對論中光速同時間流逝快慢的關系吧這里面涉及到的武學理論,卻是我此前未曾想到過的”
“不過,在我的推衍中,單純長生訣延壽的效果,似乎也有著不近如意的地方,實際上可能顯得有些雞肋”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