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辛屈這個混蛋,曾經也是頂著有辛氏這個名號。
這個氏號,隨便牽強附會一下,就跟我們的祖先搭上關系了。”
子頌臉頰微微抽搐。
要是不說,他都忘了,辛屈在燕國成立之前,究竟是什么來歷。
總之,中原出身的氏族,真要附會,總能找到同一個祖先。
就好像辛屈一直宣稱的“三皇之后,十三源流”一樣。
中土所有的族群,都能追敘到三個男人: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身上。
至于這三個氏的男人究竟叫什么?
無所謂。
可以代稱一個氏族,也可以指代一個尊號。
各有各的說辭,但只要能匯總到這三個象征就行。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而這,就是燕國在必要的時刻,取代大邑商的法理,因為本就是“同族別部”,你能當中原之主,我憑什么不能呢?
“陰險!他是姚姓!”子頌不滿的吐槽。
“他現在姓?了。”子旬并不在意,“他選的方向,叫做同化。我們選擇的方向,叫做別種。
若是以前,我只會覺得是個笑話,同化這種事,又怎么可能保證國家的實力?
而現在,他卻告訴我們了,只要選擇好對的制度與方向,并且保持武功昌盛,你就能同化你想要同化的目標。
哪怕是一個小族。
只要不把自己隔離在外。
更何況,他本身就是北遷的中原氏族。
遍地都是宗親血脈。
罷了,不聊他了。殷商的城門匾額雕刻好了沒?”
子頌點了點頭:“今天就能掛上。我這就去主持……”
“不,我去。”子旬起身,踏出他的王宮,居高臨下,放眼望去,殷商城已經建了七七八八。
他雖然沒有辛屈倒騰出來的北平城那么龐大。
但也絕對是這個時代的巔峰。
比奄商城更大了一倍。
今日掛牌殷商,后續就是儀式與祭祀。
事實上,他已經完成了遷都。
來到城門外,看著送來的“殷商”甲骨文的匾額,這雖然是跟燕國學的,但確實別有一番氣魄。
天下共主的都城,豈能籍籍無名?
“咚咚咚……”
鼓聲雷動,戰舞嘶吼,他親自為匾額上的文字描金。
隨后,殷商匾額掛上城頭。
“至此,玄鳥都殷商!”子旬轉過身,鄭重其事。
下方的巫師、武士、貴族,紛紛舞動身軀,唱誦祝禱,祈禱殷商風調雨順,祈禱國人安寧康健,祈禱大邑武功昌隆。
殷商的時代,降臨了。
諸侯來朝,萬方來拜。
自他而始,九世之亂,也將終結。
《始元前事》載曰:燕九年十二月,盤庚遷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