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二者結合,則變成談之令人色變的火炮發射藥和還未向世人展現自身魅力的火箭推進劑。
迫擊炮藥和大口徑炮藥就不說了,二戰期間堪稱劃時代的喀秋莎火箭炮,其采用的13火箭彈,便是基于硝化棉和硝化甘油為骨架研發的固體雙基推進劑燃料。
火箭推進劑,這是夢的起始。
想要謀劃先進武器,必須打好底層基礎,在余華的構思中,無論八路軍日后用不用火箭炮,但基礎技術必須搞定。
我可以不用,但,我必須有。
有和沒有,不是一回事。
余華先開發技術含量最低的迫擊炮藥,作為火炮發射藥,雙基藥采用的硝化棉,為低氮量和醇醚溶解度在98左右的d級硝化棉。
整個人在實驗筆記本上寫下詳細步驟,隨后按照研發步驟,制取d級硝化棉。
配置混酸,放入精制棉,等酯化反應結束進行檢測,確認品質和級別,在徐銳小心謹慎配置第二份單基發射藥的時候,一份素有弱棉稱謂的d級硝化棉制取完畢。
緊接著,余華目光看向早已準備就緒的硝化甘油。
打開蓋子,端起燒杯,傾斜杯口,將淡黃色的粘稠液體緩緩倒入裝有低含氮量的弱棉內。
硝化甘油嚴格定義為硝酸酯類含能增塑劑,可以改善火藥骨架材料的塑性,顯著提升發射藥的能量水平,硝化棉中的硝化甘油含量越高,其能量密度、爆溫和感度也就越大。
這是整款雙基藥配方中的靈魂所在。
沒有硝化甘油,光靠硝化棉的能量密度和綜合性能,根本無法滿足大口徑火炮的發射需求。
對于軍事領域裝備的重武器而言,對發射藥的主要要求是高能量水平、低燒蝕性、高漸增性、合理的藥柱形狀、少焰、少煙。
第一要求,便是高能量水平。
發射藥沒有足夠的能量密度,發射出去的炮彈,其殺傷力、穿透性、初速、彈道性能和射程等等參數,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當硝化甘油作為含能增塑劑添加到硝化棉中后,其機械感度便會大幅度下降,不再出現一碰就炸的情況。
這些全是人類先輩們在駕馭火藥的道路上,經過一次次血淋淋的實驗之后得出的寶貴經驗,余華記得清清楚楚。
此時此刻,旁邊正在配置單基藥的徐銳,停下手中動作,目不轉睛,時刻關注傾倒硝化甘油的余華,整個人屏氣斂息,連大氣都不敢喘。
在得到余華的科普過后,他總算明白這瓶黃色液體的威力有多大。
倒入總量約為40的硝化甘油,余華放下裝有剩余硝化甘油的燒杯,隨后拿起玻璃棒,探入杯中進行攪拌。
動作輕微,幅度不大。
攪拌過程極為危險,動作只要大了一點,得,直接完蛋。
伴隨著余華小心翼翼的攪動,燒杯內的硝化甘油和d級硝化棉充分接觸,產生化學反應,緩緩溶解在一起。,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