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量是不小,但距離上萬噸的合同,還有不小的差距,冷庫的庫容量也大,光速凍間就能容納三百噸。
貨跟不上了。
第二天情況有所好轉,收購量突破了一百三十噸。第三天,是一百五十噸,隨后一周時間,就保持在一百三到一百五之間。
劉三峰冷庫里面已經有了上千噸的辣椒,這些辣椒經過包裝,換成了白色的出口袋子,次日趙曉田調來了十輛集裝箱車。
車來了,但是工人跟不上,冷庫本來的工人每天運轉上百噸的辣椒都累的夠嗆了,根本無法裝車。
在這個時候,老朋友幫忙了,二蛤蟆從小南王村找來了五十多個男勞力,五輛車一起轉運,只用了半天時間,兩百噸打好包裝的貨物全部塞入冷凍柜車中。
這一刻劉三峰才意識,做這種辣椒貿易比想象當中要累的多,一萬噸的貨物才完成了十分之一,距離目標還有很遠,當下開車帶著崔東生出去了。
實際上除了金河地區,周邊還有一些鄉鎮也種植上了辣椒,只是一時間無人收購。不過他們也聽說了金河有家冷庫收購辣椒,只是對情況并不了解。
劉三峰來到這些村上,找了村干部,讓他們帶頭,勸說農民下地采摘,有些人愿意提前將辣椒變現。
有些人愚昧,覺得價格太低,干辣椒都三塊多,這才一塊錢,不賣!
實際上他沒算另外一個賬,干辣椒一畝地能收七百斤就不錯了,鮮辣椒至少三千斤!這樣一算,那個更有優勢自然就出來了。
隨著劉三峰去周邊辣椒基地的轉悠,第二天收購量直接翻翻,不過冷庫的工作人員也都累翻了。
為了犒勞大家,劉三峰叫來了二蛤蟆來做燒烤。今年夏天,二蛤蟆在他解放街的門市上,除了賣鹵牛肉,還干起了燒烤攤子,生意還不錯。
他收攤子都已經是晚上十點鐘了,開著面包車,帶上家伙什來到金河。
工人們還在加班加點的干活,將辣椒源源不斷的送到速凍庫中,然后將冷凍好的辣椒又搬運到冷藏庫進行冷藏……
三百噸的上貨量,這這幾十個人至少忙碌到凌晨一點多鐘。
劉三峰白天買了兩只青山羊,已經清洗干凈,二蛤蟆來了之后,當場進行穿肉串,蘇紫玉忙碌著燒炭生火。
另外劉三峰準備了一口大鍋,崔東生給大家燉羊骨湯,宋慧喬在廚房里面烙大餅。
肉香飄來,劉三峰喊了一嗓子,“哥幾個,都來吃飯咯。”跟劉三峰干活的,都是他街里老劉家的人,沾親帶故的,十分賣力。
干的活雖然多,也很累,但掙的錢也多,一個人每天至少一兩百!
這幫干重活的漢子,放開了吃喝,劉三峰從車上拉下幾箱子啤酒,跟著十幾個人暢飲。
熱火朝天的收購季節進行了兩個月,劉三峰的收購量突破了一萬噸,這段時間,每天都有十幾輛集裝箱車停在工廠外面,大量的三輪車進進出出。
站在辦公室中,望著外面的熱鬧氛圍,劉三峰忽然覺得,廠子有些太小了,他要擴建!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