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河北路、山東路烽煙四起,齊國兵力捉襟見肘。
他鄭乙便是帶兵抓了四海商行那幾名胥吏,上頭除了呵斥、罰俸,未必敢真的怎樣。
蔡州和唐州同樣地處齊周兩國邊境,真把老子逼急了,老子反了去
想來上官們也會顧忌這些。
但,到了八月二十四日,一封來自河南路經略安撫使的私人書信,讓他冷靜了一些。
這經略使是鄭乙以前的老上司,在信中以兄弟相稱向鄭乙保證,一定把桐山上下惡胥庸官一一懲治,給賢弟出了這口惡氣,望賢弟千萬不要行差踏錯,自毀前程。
看了這封信,鄭乙終于回了信,信中依然咬死桐山官吏和鄭家遭戮一事脫不開干系,望諸位大人給我主持公道。
河南道官員見信稍稍松了口氣如今這河南道內只有一些老弱廂軍、簽軍,萬一邊境生變,不但無力壓制,還需得防著周國趁亂北侵。
所以,這鄭乙只能安撫。
安撫他,那就要犧牲桐山眾官吏了。
雖然無奈,卻也是不得已的唯一之法。
二十五日這天。
河南道行文,著唐州府命桐山大小官吏前去朗山縣配合調查鄭家一案。
不想,唐州府竟和上官推諉起來。
河南道撫臺衙門不由大急,第二日,主管一路軍政的經略使便親自去了唐州府。
雖然唐州秦知府、尤推官等人幫桐山拖延了一兩日,但面臨上官親至的壓力,已逐漸有了扛不住的跡象。
二十七日。
神銳軍已駐扎在桐山、朗山交界的界碑店兩日。
整個桐山縣既有來自上官的壓力,又有大軍壓境的壓力,一時頗有些黑云壓城城欲摧的末世之相。
卻不想,沉默了數日的桐山縣,卻以全縣官吏名義在今日頭條頭版刊登一篇名告桐山全體百姓書的文章。
鄭家遭災,竟要馬踏桐山
敢問路府諸位大人,我桐山何辜,我桐山六萬百姓何辜
如今臨府大軍壓境,狂言踏平桐山、雞犬不留
桐山危機,只在須臾
大齊之大,竟容不得我桐山百姓平靜餐桌。
大齊之大,竟容不得我桐山士子一張書案。
大齊之大,竟容不得我桐山女子一方妝奩。
蔡州留守司鄭乙,跋扈非常,目無法紀是其一罪。
強占良田,禍害鄉里,是為二罪
強占女子青壯為奴,是為三罪
文章中段,列舉了鄭乙十宗罪。
文章最后,卻又是典型的頭條式質問
鄭乙私調軍隊,欲屠同胞,已形同謀反。
如此危局,既不見上官呵斥攔阻,又不見軍士鎮壓剿滅
我桐山既屬大齊,便斗膽問上一句今日之大齊,究是誰家天下
泣血跪請圣天子一觀,看此惡徒如何毀損社稷、屠戮生民
巳時。
已放松幾日,只等桐山官吏自動入甕的鄭乙看到了此篇文章,當即失了最后一絲理智,拍案怒罵道“桐山眾小兒,老子與你們不死不休來人,傳我將令,速速整備,明日辰時,兵發桐山”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