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開國十二年,四月仲春。
酉時中,宮內掌燈時分,前廷文德殿,正在處理閱覽各地奏折的陳初,卻見九歲的女兒陳旎牽著寶儀宮掌宮女官秦嫲嫲的手,吃力的邁過高高的殿門門坎走了進來。
在黃豆豆的提醒下,陳初抬頭一看,不由笑了起來,“旎兒怎來了這里?可用過晚飯了?”
“阿旎見過父皇.”
陳旎趴在地上磕了個頭,以略帶奶音的稚嫩童聲道。
“起來,起來行這般大禮作甚!”
陳初已從龍座起身,連連招手,唯恐女兒跪壞了膝蓋一般。
“咯咯.”
幾乎和母親同出一轍的笑聲后,陳旎起身跑到了御階上的父親身旁。
前朝阜昌十一年,玉儂誕下皇長女、蜀國公主饒;大楚開國元年,誕下皇三子鈞;開國四年,誕皇九女旎;開國七年,誕皇六子詹,共育有兩子兩女.
眼前這皇九女陳旎,上有陳家的第一個孩子、大姐陳嬈,皇后嫡出太子陳稷;弟弟妹妹。
按說這不上不下的排序,最易被父母忽略,特別是日理萬機的陳初更難以顧上。
可此時,眼瞧陛下一把將女兒抱上了膝蓋,陳旎咯咯直笑的模樣,便知父女倆感情頗深。
陳初暫時棄了奏折,和女兒接頭接耳一番。
卻聽小丫頭一臉心疼道:“父皇,母妃方才又犯了心悸的毛病,晚飯都沒吃呢.”
“哦?可傳過太醫診治了?”
“太醫看過了,但母妃沒胃口,不想吃飯”
陳旎說話時,仰頭眨巴著那雙無辜的大眼睛,似是擔心,卻又有幾分欲要爹爹去寶儀宮哄母妃好好吃飯的祈求。
“嗯,爹爹知曉了,你先隨秦嫲嫲回去,爹爹待會便過去。”
眼見目的達到,陳旎咯咯咯笑出了,隨即卻又怕陳初反悔一般,伸出小拇指道:“爹爹,拉鉤!”
“還怕爹爹耍賴不成?”陳初笑著搖頭,卻又十分寵溺的伸出小指和女兒完成拉鉤上吊的流程。
陳旎這才心滿意足的隨著秦嫲嫲出了文德殿,剛小小身影剛剛消失,卻見小丫頭扒殿門露出了束著雙丫髻的小腦袋,似不放心的強調道:“爹爹一定要來呀娘親見了爹爹,病就能好一半。”
“放心吧,爹爹都和旎兒拉過鉤了。”
陳初笑道。
六年前玉儂誕皇六子后,便落下了心悸、胸悶的毛病,經御醫診斷,此乃胸痹之癥,除了平時不能太過勞累外,并無太好的法子醫治。
打那以后,玉儂便時常借心悸一說,哄陳初來寶儀宮看望.只不過,她每次犯病,都選在天色向晚、卻還沒到司寢局請牌的時間段。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陳初忙完一天的工作快要休息了、卻還沒決定去何處就寢。
如此三兩回后,誰還看不清宜妃娘娘那拙劣小手段?
但皇上裝作不知,皇后也不拆穿,自此,這便成了宜妃娘娘的獨家特權。
戌時一刻,宮燈綿延。
大楚后宮,所有妃嬪不過十余人,且多相識于微寒之時,后宮氛圍比之歷朝,寬泛輕松許多。
值此春末,不冷不熱,晚膳過后,皇后嫡女、趙國公主冉,貴妃獨女、吳國公主瀛,以及前年升為九嬪之一婉容的茹兒所出、中山公主皎等一眾妹妹,此刻都聚在寶儀宮。
嬈兒身為皇長女,已十九歲這在當下,已屬于絕對晚婚了。
若不是宮人皆知宜妃侍君二十余年、榮寵依舊,只怕還以為陛下對嬈兒的婚事不上心呢。
還好,前日陛下終于降下旨意,賜婚蜀國公主與當朝宰相之孫、商部侍郎蔡坤二子于年內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