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雙旺鄉,認契卻大不一樣,除了認人為契爺以外,還有認神以及認物的。
此時朱大嫂的眼睛如同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樣,不斷的放射著光芒,她迫不及待的問道:“阿珍,你說的是什么生意啊?一個月真能賺到這么多錢?”
“滿叔,我們知道了!”
松山鄉,山心村。
認神的就是認各路神仙,比如作者認的契就是華光大帝,而認物的也是千奇百怪,比如認石頭、認樹等等。
這倒不是鄧世榮著急,而是他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在1987年的時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全縣一下子就掀起了集資建校的熱潮,集資總額超過了千萬,在縣城以及各個鄉鎮建成了不少的教學樓與宿舍樓。
吃契爺或契娘飯還有個講究:是男孩須認契娘,是女孩則要找契爺。先找人物色好“命相”相屬的成年男女,然后買禮物上門求米,如果同意的話,今后就有了契爺契娘契兒契女的名份,一生一世都必須經常走動。
可沒想到這個妯娌竟然給她帶來了一個大消息,去廣東那邊的工廠打工,工資竟然這么高,真是讓她心動不已,畢竟有機會賺一百多塊錢一個月,誰愿意去做一個月二三十塊錢的工作啊?
然而,就在她心動的時候,這妯娌又說那邊龍蛇混雜,安全沒有保障,一下子就讓她左右為難了。
飯菜還是那么豐盛,在開吃的時候,小冬兒疑惑的問道:“爺爺,大姑姑她去哪里了,都吃團圓飯了,她怎么還不回來啊?”
還有修路、建橋、修河壩等等,這些項目都要提上日程了。
因此,現在別說是鄉鎮的圩市沒有蝦公籺賣,就連縣城也同樣沒有蝦公籺賣。
說到這里,朱俊杰拉著她的手道:“走,咱吃飯去,等會菜都涼了!”
正如鄧允珍所說的,這東西的制作成本確實不高,而且賣的價格也不算貴。
契爺在南方兩廣、港澳一帶,是對干爹的一種稱呼。
認人為契的,這個跟其他地方也有一些區別,不過總體來說差不多。
而起福也不是統一的,有些人在阿祖公廳起福,有些人在土地伯公那里起福,有些人在華光大帝那里起福,甚至還有些人在那些“大師”面前起福。
油是可以重復用的,一鍋油至少能夠用上好幾天。
每年的年底,就是村民們還福的時候。
鄧允珍雖然覺得大嫂提出的要求有點突兀,但她剛嫁過來幾天,對于朱大嫂的性格與為人并不了解,反正到目前為止,朱大嫂在她面前表現得還是挺熱情的。
“”
鄧允珍把蝦公籺的制作原料簡單說了一下,然后才總結道:“制作蝦公籺,除了那一口鍋,也就油值錢一點,總投資有個幾十塊錢就綽綽有余了。”
這話一出,朱家人都是心中一震,就連朱俊杰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所以,一個月賺個兩三百塊錢,確實是有希望的。”
把菜全部做好,鄧允珍正在洗手盆那里洗手的時候,朱俊杰屁顛屁顛的湊過來,一邊幫忙解圍裙,一邊嘿嘿笑道:“老婆,今天辛苦了哈!”
與其到縣城工作,還不如到廣東那邊打工呢,那邊隨便進一家工廠一個月都能拿一百多塊錢的工資。”
朱大嫂聽得滿臉糾結,原本她只是想著讓鄧允珍這個妯娌幫忙把她的兒女安排到縣城工作,哪怕只是在飯店當個服務員,那也是有工資拿的人,當然比在家耕田種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