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正事聊完,又閑聊了一下家常,眼看時間不早了,才各自離去。
新田鄧氏。
前不久,祖地那邊已經派兄弟過來把祭祖的具體時間告訴了他們,眼看明天就要回祖地,族頭鄧昌發便把族人們召集起來,商量明天回祖地參加祭祖的事。
等人到齊了,鄧昌發便說道:“各位族人,后天那耶祖地準備祭祖,我們明天就要提前過去,誰想去參加的就報名。”
“我想去。”
“族頭,算我一個。”
“我要去,去年祖地的祠堂升座我錯過了,今年祭祖我絕對不能再錯過了!”
“也算我一個,我也想去看看祖地的新祠堂,建得是不是真有其他兄弟所說的那么漂亮。”
“還有我,我也要去。”
“”
鄧昌發話音剛落,眾族人便踴躍報名。
去年去參加過祠堂升座的族人是不用多說了,他們去年被祖地那邊的兄弟當成貴客來招待,如今時隔二十幾年祖地再次開啟祭祖儀式,他們自然不會缺席。
而去年沒去參加祠堂升座的族人,被去參加的兄弟回來好一頓炫耀,他們都后悔沒去參加呢,現在祖地祭祖,他們自然不想再錯過了。
于是,報名的人數直接比去年增加了一倍都不止。
鄧昌發見狀不由得露出了笑容,祭祖這種跟全族人有關的大事,當然是越熱鬧越好,參加的人數越多,代表著子孫越興旺,這對于每一個族群來說都是好事。
因此,鄧昌發高興的說道:“行,那現在統計一下人數,明天上午十點鐘到大隊集合,然后一起出發。”
類似的一幕,同樣在各地分支宗親中發生。
經歷過祠堂升座之后,那些沒有去過那耶祖地的宗親,都對祖地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同時也都想去看看被族里的其他兄弟吹噓到天上去的那耶鄧氏新祠堂。
于是,各地宗親報名人數都開始暴增,基本都翻倍了。
還是那句話,祭祖最不怕的就是人多,參加祭祖的人越多越好,因此各地的宗親也沒有限制人數的意思。
次日。
各地宗親便擠上族里安排的貨車,浩浩蕩蕩的朝那耶鄧氏祖地趕去。
這些貨車上,都插著鄧姓的姓氏大旗,甚至有些宗親還把鑼鼓都搬到車上,一路敲鑼打鼓,好不熱鬧。
途經一些鄉鎮的時候,那些鄉鎮居民都是議論紛紛。
“咦,這敲鑼打鼓的,還插著鄧姓大旗,這是要干嘛啊?打族架嗎?”
“打什么族架啊,這一看就是去祭祖。”
“祭祖搞這么大的動靜?”
“你還是太年輕了,所以對祭祖不了解,這些年大家都只是鏟山,很少有哪個姓祭祖了,但是在以前祭祖還是經常看到的,這鄧姓估計是恢復祭祖了,也不知道我們張姓什么時候恢復祭祖。”
“這祭祖跟鏟山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