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二月十八,星期六。
這一天對于那耶鄧氏三十歲以下的族人來說,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天。
那耶鄧氏祭祖,需要準備的祭品有五牲豬羊雞鵝鴨、飯團、茶、酒,這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其他的如糖果、餅干、水果之類的,有也行,沒有也可以。
如果說五牲、飯團、茶跟酒這些對于祖宗來說是正餐,那糖果、餅干和水果之類的就只是零食,就是這個區別。
至于金銀香燭這種就不用多說了,還有一條用禾桿編成的又大又長的禾桿蛇,在出發之前要把這條禾桿蛇點燃,讓它冒煙,這個是不能滅的,帶出去鏟山或祭祖,還要帶回來的。
早上八點,眾人在新祠堂門口集中,在這里吃上幾碗粥填飽肚子。
一切準備妥當,鄧世榮這個族頭一聲令下,幾千人便浩浩蕩蕩的朝那耶鄧氏的始祖墳走去。
前面負責開道的是帶著禾桿蛇以及扛著鄧姓大旗的族人,緊隨其后的是吹嗩吶以及敲鑼打鼓的族人,接著是扛著豬羊以及雞鵝鴨等祭品的族人,然后是拿著工具以及煙花炮竹的族人。
幾千人排著一條長長的隊伍,一路敲鑼打鼓吹著嗩吶,那聲勢確實不一般。
那耶鄧氏的開基大始祖的墓地距離那耶村并不遠,大概就兩個多公里的路,眾人走了半個小時左右,便來到了始祖山的山腳下。
這座山,名叫高龍堂。
對于老祖宗們的埋葬地,那耶鄧氏生怕后人忘記了,還特地編出了順口溜,這句順口溜是這樣說的:一世祖在高龍堂,二世祖在廟山坡,三世祖在蛇部頭
一直到十世祖,都是有的,而且還朗朗上口,讓人容易記住。
這座始祖山雖然名叫高龍堂,但山其實并不高。
博白這個地方,山極多,可以說到處都是山,但這些座都不高,全縣最高的一座山是六塘頸,其海拔也不過才929米,而雙旺境域的山,更是很少有上100米的山,都是那種幾十米高的矮山。
就像這高龍堂,其海拔也就幾十米高而已。
到了地方后,因為人實在太多了,大家就只好分散在四周,沒辦法都擠到始祖墳墓前,只留下一部分族人拿工具開始清理墳墓旁邊的雜草。
至于鄧世榮和族里幾個有頭有面的族人,則陪各地分支宗親中的族頭和有頭有面的人站在一起。
新田鄧氏族頭鄧昌發感慨道:“想當年,我和族里的長輩過來祭始祖的時候,我還是一個連老婆都還沒娶的小伙子,現在我連孫子孫女都有了,這時間過得可真快啊!”
山口鄧氏族頭接話道:“我當年也隨族里的長輩來過,不過那個時候我年紀更小,也就十四五歲吧,后來就再也沒來過了。”
沙河鄧氏族頭道:“當年我們過來祭始祖,也就幾個人而已,那場面跟現在完全沒得多。”
公館鄧氏族頭笑道:“那不一樣,離得那么遠,當年過來要靠兩條腳走路,一走就是一天一夜,能有幾個人過來參加,已經是很不錯了,哪像現在開車過來,也就一兩個小時就到,完全不能比。”
北流鄧氏族頭附和道:“是啊,離得太遠了,尤其是我們隔著一百多公里,由于路不好走,就連開車過來都要好幾個小時,要是走路的話那起碼得走兩三天才到,過來一趟是真的不容易啊!”
鄧允貴笑道:“現在起碼是通車了,不像以前只能走路,咱們同族之間可以加強聯系,共同發展了。”
鄧世榮道:“現在的路確實不好走,等以后國家發展起來了,這公路肯定也會重新修建的,而且都會鋪上瀝青或水泥,甚至有可能會修建高速公路,到時再開車過來就方便多了。”
“就咱們這地方修高速公路?”
鄧允貴聞言咋舌道:“九叔,我看電視上提到的那些高速公路,都是在那些大城市修建,咱們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想要修高速公路,恐怕是不太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