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搖頭苦笑了一聲,轉身望著身后的幾人,“老李、老陸,老戴,11歲了”
老李,李智,宋儒華當年在雅安社教期間的社教隊隊長,當時與宋儒華同住一個寢室,現任上市公司軟件董事長。
老陸,陸兆祥,同樣也是社教隊的社員,現任上市公司炎黃在線董事長。
老戴,戴禮輝,宋儒華妻子的同學,公司便是他幫忙注冊的,而后便加入其中,現任集團董事局副主席、上市公司科技董事長。
三人圍過去,李智拍拍他的肩膀,“11歲,還沒成年,磕磕碰碰難免,你要振作起來,還等著你帶領前進。”
作為宋儒華的老大哥,也只有李智才敢在他面前說這話。
宋儒華點了點頭,“老李,你是副主席,你得糾正我。”
李智心里苦笑了一下,面上點了點頭。
糾正你
我還沒活膩。
敢糾正你的,現在還在大牢里關著。
宋儒華也想到了以前的荒唐,他笑了笑,將手伸了出來,舉在半空中,認真的說道,
“回去我就去周抗那負荊請罪,你們以后多說說話,多管管事,再幫幫我
是我們幾個人的心血,是我們的孩子,我們一定要讓能夠長大成人”
李智、陸兆祥和戴禮輝對視了一眼,將手伸過去搭在他的手上。
能怎么說
他們作為的最核心,退無可退。
宋儒華要是進去了,他們也跑不掉,都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
嘴里喊著一二三加油的口號,戴禮輝眼角余光落在了石碑上,很是恍惚。
其實,每年的7月18日,是周年日,也是一年中最重大的節日。
宋儒華是一個相信“天意“的人,更是一個有周年情結的企業。
每年的周年慶都辦得熱熱鬧鬧的,持續好幾天。
1992年7月18日,經過近半年的摸爬滾打賺了一點錢的在位于錦城市建設路的國光招待所舉行了一個簡單的成立儀式。
從此,每年的這一天就被“法定”為的周年慶。
最為讓他難忘的其實是去年,2002年十周年慶,也是各地軟件園集中簽約的日子。
這是一場持續12天的人際盛宴,耗資上千萬元,活動遍及全國,參與人次不下10萬。
各地政府也是非常重視,四大班子全套出動為簽約儀式助威。
畢竟,關乎民生。
他們寄希望于軟件園、工業園能帶動經濟的增長,為當地更多的就業崗位,也能促進當地的消費。
戴禮輝一直記得一件事。
一位父母官不懂軟件,但聽人家說搞軟件比搞其他好后,就找到了宋儒華,
“宋老板,你來我這里搞個軟件園,我算了一筆賬,種軟件比種稻谷劃算。”
父母官的賬是這樣算的1畝地,農民1年收入是多少呢就算1000斤谷子,1塊錢1斤,就是1000塊錢,這是收入還不是利潤,利潤要精打細算才100塊錢;1畝地如果蓋1幢樓,“你們搞一個最小的系統,起碼3萬塊錢,產值3萬,利潤3千總有吧”
“宋老板,你得給我種軟件,不要種水稻了,農民種水稻太吃虧了”
這句話,戴禮輝覺得自己一輩子都忘不了,而現在,他只覺得愧對那位父母官。
引鳳筑巢再筑巢引鳳,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地方有的時候很是豁得出去。
他們普遍患有招商引資饑渴癥正是這樣的賣方市場,也進一步成就了宋儒華。
為了方便參加各地慶祝活動,宋儒華甚至包下兩架小型商務飛機,全國四處游走簽約,可謂物盡奢華,轟動一時。
一派歌舞升平,一片歌功頌德。
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儼然就是一個如日中天的企業形象。
彼時的,無論是幻想,還是琻山,是中軟,還是華科,無人敢攖其鋒芒。
戴禮輝很懷念那個年代。
然而,令人唏噓的是,就在這最頂峰的一刻,樓開始塌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