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父皇恢復了楊娘娘的貴妃尊位,并重重賞賜了二哥。
再之后,父親還把賈三娘娘放出了冷宮,聽巧兒說這是他的三姑姑,閨名是叫探春。
對這位賈三娘娘我有些了解,直到她是當年犯了錯,被母親廢黜然后打入冷宮。
而今父皇將她放出,我以為母親會生氣,但事實是母親平和的接受了一切,且親下懿旨給賈三娘娘修繕寢宮。
說起來,母親和賈三娘娘是表姐妹,年少時也曾是知心好友。
這里我要澄清一下,我有賈二娘娘、賈三娘娘和賈四娘娘,唯獨卻沒有賈大娘娘。
如果非要說清楚,賈大娘娘其實是有的,只不過她是我的四伯母,雖然她和父親的關系也不清不楚。
賈大娘娘沒和她兒子住,打我記事起她就在上林苑修道,和她一起的還有位妙玉法師。
但我聽過一些傳言,說我十五弟不是張娘娘所出,其生母或許是這位妙玉法師。
乾盛三十五年,林娘娘的身體也開始不好,我從父親臉上看到了恐懼。
從這時起,父親對朝政和軍務熱情消退了許多,已經開始給我安排一些差事,我成了事實上的帝國儲君。
乾盛四十年正月,四哥六哥因拜祭爺爺不夠恭敬,再度被父皇下旨申飭。
同年五月,我被立為皇太子,彼時我已三十二歲,孩子也有七八個了。
大哥早逝,老四、老六壞了名聲,其實是太子唯一人選。
這之后,父皇把朝政庶務基本交給了我,按他的話說我成了常務副皇帝。
然而只等了五年,父皇以年事過高為由,徹底退出了這場參與了五十多年的權力游戲。
乾盛四十五年九月初一,父皇正式遜位,把江山交到了我的手里。
在四十五年前的同一天,也就是正統二十年的九月初一,他也是在奉天殿登基為帝。
四十多年勵精圖治,他完成了遠超過往帝王的偉業,他是我一生都崇敬的老頭兒。
父皇退位為太上皇,母后隨之被尊為皇太后
他們二老沒住在皇城,而是在搬去了揚州行宮,同時帶走了所有的后妃。
按母親的說法,父皇是厭倦了皇城禁中,這個壯麗而威嚴的地方,困了父親四十多年。
但我卻知道,父皇是因為年紀大了,在皇宮總想起過去的一些事,那是他很不愉快的記憶,所以他想要逃離這里。
我與母親的想法誰對誰錯,這件事沒有確切答案,當然他本身不重要。
父皇他們搬去了行宮,他就跟普通老翁一一樣,和母親還有各位娘娘們,在行宮過上了閑逸的生活。
至于我,則成了大明第十七代皇帝,代替父親成了東方世界的主人。
彼時蒸汽機,火車,水泥,織布機……各種新東西百齊放。
而大明的軍隊,往北已經打穿了羅剎,往南統治了南洋諸國及島嶼,往西越過了波斯埃及,往東正探尋島嶼向新大陸挺進……
而我,即便已做了皇帝,卻仍記得幼時誓言。
橫刀印第安,飲馬大西洋,興漢!
【各位,推薦作者新書:《紅樓從錦衣衛開始》,來看不一樣的傳奇經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