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腌制按摩的過程,其實是夏月初這次臨時加上來的,選用的料汁也并不是味重刺激的。
之所以加了這樣一個過程,是因為她之前以為自己拿到的鴨子是瘦肉型的家鴨,但是在剔骨的時候卻懷疑,自己手里這只已經處理干凈的鴨子,其實是一只體型稍大的野鴨。
因為最容易區分二者的鴨毛已經被褪光,加之這個野鴨的體型較大,所以夏月初按照前世家鴨較大野鴨較小的區分習慣先入為主,一時間并沒有發現其中的分別。
但是當她開始下刀剔骨的時候才發現,鴨翅和背部這樣緊實的肌肉和粗硬的骨頭,自己手下處理的應該是一只成年的野鴨。
野鴨的營養價值自然是遠遠優于家鴨的,但是也有其弊端,那就是肉質不如家鴨鮮嫩,肉的纖維較粗而且十分緊實不易入味,所以夏月初才臨時增加了這樣一道工序,手動地給野鴨按摩,主要是為了揉松肉質,順便幫助滲入一些滋味。
夏月初耐心十足地揉了一刻鐘,這才將三套鴨從盆中撈出來,盤在一只白色的蒸碗中,將鴨肫,雞肫以及蔥姜蒜以及玉蘭片、香菇和火腿等材料環繞在鴨身周圍,放入鍋屜上開始小火慢蒸。
在鴨子蒸制的期間,她也沒閑著,拾掇了一堆東西,都丟到之前一直在熬制的高湯鍋中,她的動作太快,何懷生一時沒注意看,便也不知道她到底都放了哪些東西。
將高湯重新熬煮上之后,夏月初便開始剁肉,先是細細地剁雞腿肉,然后又細細地剁雞胸肉。
何懷生以為她還要做雞茸丸子,看得微微皺眉。
雖說中午時夏月初做的雞茸丸子的確很好吃,但是晚上繼續換湯不換藥地來一回的話,可著實不是什么好主意。
再看夏月初將兩種肉分別剁細之后便放在一旁待用,轉而拿了個冬瓜開始雕花的時候,便有些失望地轉開了視線,開始去關注其他人的舉動。
此時石偉龍那邊也終于將三套鴨互相套疊起來,開始放入高湯中小火燉煮。
這也是三套鴨的做法之一,但是夏月初并沒有選擇,主要是因為灶膛的火不如現代的火那么好控制。
三套鴨這道菜除了極其考驗廚師剔骨的刀工之外,另外一個難點便在于火候的把控。
夏月初謹慎地選擇了蒸制,隔水蒸的火候要求沒有直接燉煮那么嚴格,更容易掌控。
但是石偉龍雖然剔骨上遇到了一些麻煩,但是在這道菜上依舊十分自負。
他根本不記得自己都有多少年沒親自燒過火了,店里的學徒們都是從燒火開始學起,學得手藝最精的就會被挑出來專門給他看火。
所以他一直備受贊譽、引以為傲的火候把控,在很早以前,就已經是徒有虛名而已了。
夏月初這邊的鍋內已經絲絲縷縷地冒出香味來,那種鮮中帶香的味道,順著鍋蓋的縫隙鉆出來,很快便融入周圍的空氣中,向四面八方擴散開來,引得周圍其他的廚師都忍不住抬眼朝這邊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