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人也都望向扶蘇。
扶蘇只反問一句,“難道說,老師的職責本身不就在于教導學生讓他有自我思辨的能力,自我選擇的能力嗎?”
周術頓時啞住。
他望望淳于越。
淳于越則在看流水。
“為什么周仆射說要讓老師處于絕對的地位,老師說什么,弟子就要說什么。難道說荀子說的話,就一定是對的嗎?”
“我記得荀卿曾經說過,老師教導學生要讓他學會的能力就是聞見知行。行就是要讓學生在明白道理,掌握規律之后,能夠實踐它。”
“為什么要讓老師掌握絕對的權力,師父說什么,弟子就要說什么。這樣的弟子,他所實踐的,只是遵照老師的旨意去行事。”
“我聽說荀卿曾經有不少弟子。但是只有三個人很出名。一位是當今廷尉李斯,一位是法家集大成者韓非,一位如今在我麾下,昔日御史張蒼,如今的督軍令。”
“這三個人,他們哪一個是真的按照了荀卿的說法去做呢。”
“他們成功,不就是因為他們超越了他們的老師,所以才能在天下聞名嗎?”
“我想老師教導學生,恐怕第一句應該就是,你想要學習什么,隨后老師再根據學生想學習的去教導他。”
“非但如此,在教育的師生關系之中。老師不僅僅不應該處在絕對的權威地位,而是應該把自己擺在最
“孔子的學說,本來就是圍繞《易經》,發揚其精神而著作。而《易經》給出的師道,師父要居于下位挑著擔,把弟子托起來。”
“老師要慎重的選擇弟子,將自己的位置擺得很低。教導弟子使其超越老師,這樣的老師才是真正的師道精神。”
“在遙遠的南部國度,那里的人學習佛道,佛道的精神也是如此。老子曾經著作《德道經》,也是說的是一樣的道理。”
【經過考證,現存道德經原名為《德道經》,現存傳世版本,在真正的原本基礎上被人惡意篡改為雞湯文字,改動處多達六百處。】
“萬法本就同源,若要議論,最后也都是回到一。”
“如果人們同時在大街上看到兩批師生。其中一批弟子們將老師高高抬起,尊奉其為老師,弟子們為老師辛苦奔波,得到食物先讓老師吃;”
“而另一批弟子,弟子們都在專心修行,老師在他們身邊給他們清理環境,趕走蜘蛛蚊子,替他們準備食飯。弟子們有所求教,老師趕快告訴他們。”
“若是解答不出,又或者弟子已經超越了老師,老師就要趕快為弟子推薦更加高明的老師。”
“這才是真正的師道。只是當今的天下,誰又能做到這些。”
一眾儒者聞言,一個個面紅耳赤的。
周術被說得啞口無言,他舉目四張,沒有一個人再支持他。
周術不相信扶蘇的話。
“可是老師是尊者啊。老師怎么能把自己擺在低下的位置呢?如果老師把自己擺在低下的位置,那學生不就要站在老師的頭上,這是違背禮的啊。”
扶蘇笑了,“孔子直到死,都沒有給出禮的明確定義。子曾經說,禮是非常難的。因為沒有誰人永遠真正都把握好為人處世的尺度。”
“既然你們的老師都沒有給出過禮到底是什么,你們說什么這是違背禮的呢?”
“要我說,當今天下的儒者,能夠把我所說的師道精神貫徹起來。老師教導弟子,讓弟子踩著自己的肩膀站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