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伱就安安心心在家待著,做你的閑魚,一輩子平平安安舒舒服服,享受清福。這本來就沒有錯!本來人就應該這么舒舒服服、輕輕松松的生活!
而衣食溫飽,稍有余錢,這是自己稍微努力就可以得到的。
但是很多人都被大器晚成這句話騙了。
這句話騙人說,要努力、要吃苦、要自律、要忍耐。
中國古代從未有心理學,但是駕馭人心那一套,實在是惡毒。
不知不覺間,又一批老實人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被人坑害了。
大器晚成,這就是后世鼓吹人奮斗的來源吧。奮斗本身是好的,活著就得干點事情。但是當大器晚成被鼓吹的時候,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很多人過分地努力,過分的追求,過早的透支了自己。
害人最大的,永遠都是思想。
一念之差,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有時候一個決定做錯,整整十年都要為那個錯誤的決定痛苦,回頭時人生最黃金的時代已經過去!
而漢朝偽書盛行的原因除了商業追求利潤這個最大的原因,偽造書籍也可出于誹謗他人,黨同伐異等目的,這也都有實際記載。
事實上,也就真的應了那句話,禍害遺千年。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一個人身上,那就是千均的重擔。至于錯誤的思想,流傳了千百年,又到底毀了多少人的一生,禍害了多少個家庭。
電光火石之間,一想到漢朝解釋經典的權力落在世家和士人手中,那得是多么可怕!
說真的,與其由著世家和士人解釋經典,真的不如從一開始就收歸中央啊,由官府朝廷掌控經書的解釋權。
甚至于萬一日后自己的子孫后代不夠強,也不關注這些,那日后想收也收不回來。
扶蘇心里不由得一怵。
好啊,這可是天賜良機。
這個差!我必須得接!
“寡人以為,沒有比你更合適在挑起這個任務。你在天下士人心中,本來就有著超然的地位,又曾經師從韓非,現在又以博士仆射淳于越為師。”
“對于經典,目前為止,只有你的解釋最得人心。方方面面來看,只有你做這件事最合適。”
扶蘇聽到這些,卻有些茫然。
如果把經典的解釋權收回國家的話,那他愿意做這個人,統領百家。
但是你若說,讓自己去解釋那么多經典。
那不是讓自己去做士人的差事嗎?
怎么聽起來,有點像以后自己要專門去做這件事。
扶蘇感覺眼前分明有個圈套已經給自己挖好了要自己跳。
再看李斯王綰之流,覺得個個都是面目可憎。
“兒臣只是偶然靈感迸發,若是要擔當這樣的大事,恐怕才能尚不足啊。”
嬴政捋須。
這件事他是真的打算交給扶蘇,因為沒有人比他更合適。或許別人解釋經典上有私心,但是扶蘇他不會。
他不屬于任何世家,不屬于任何流派。對他來說,民眾的利益就是他自己的利益。
論地位,天下只有寡人高過他,其他人都不如他。
論學問,天下的士人沒有人能夠辯得過他。
他每天都和這些士人攪和在一起,與其放他出來在朝堂上摻和政事,不斷地擴大自己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