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會議又是遠離秦國政治中心,咸陽臣子施加的阻力少,而楚墨一派前來的人壓力也減輕了不少。
楚墨家來的人相當多啊。
雙方爭吵不過,最后一起轉告張蒼和蒙毅說,“一定要展開劍術比試。”
張蒼還呆了一下。只因為他的劍術實在是不到家,連大王的都比不上。
蒙毅卻想都不想就拒絕了。
“這是私斗!違法行為!再有人提出這種意見,一律給予警示處理。”
兩家聽了這個秦法,都很不滿意。
他們就要和蒙毅論道理,張蒼連忙壓住。張蒼不住地給蒙毅開脫,“太子是不愿意看到兩家比武的。”
兩家這才罷休。
因為場面非常宏大,荊軻都忍不住來了。
但是他已經在官府在編名單上了,所以只能便衣前來,看看熱鬧也好。
在臘月十五那天。
稷下學宮門口,忽然立上了一塊石碑。
那些士人們一直在里面爭爭吵吵,攪擾打鬧不休。
在看到石碑之后,一個個都冷靜下來了。不,是一個個都被震撼了。
石碑上刻的字,正是扶蘇說的那四句話。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來往路人,宮內士人,都駐足留在門前讀著這幾句話。
古來多少人立碑,但是受到的作揖禮恐怕都沒有這塊石碑多。
它一被立起,立刻就讓諸子百家的士人為自己之前的行為感到羞愧。
他們當初來到這里,無一不是為了爭取機會保全自己的門派。
但是當扶蘇亮明來意后,他們的那點愿望相比之下真的是微不足道啊。
孔鮒在看到這二十二個字后,頓時對扶蘇這個人肅然起敬。
孔鮒原本還非常猶豫啊。他這種身份,一舉一動都對外展露著儒家對秦國的態度。
如果他表現得親近秦國,很可能給儒家帶來不好的后果。因為秦國,他不是個好的國家啊!
但是當看到這二十二個字后,孔鮒就不再擔心那些事情了。
他完全相信,扶蘇不會毀滅、扭曲、抹黑儒家。
就這樣,孔鮒十分沉著冷靜地走進了稷下學宮。
連秦國最不喜歡的儒家,都放棄了擔憂;何況其他門派呢。
在這四個字面前,沒有人敢大聲說話。
那些諸子流派之中的宵小之徒,很有一部分人是專門來渾水摸魚,混吃混喝的,享受‘仁義昭著’的秦太子的善心優待的。
但是他們也被這突然的氛圍所壓制下來,他們紛紛躬身,躡手躡腳走進了稷下學宮。
張蒼正戴好了儒冠,傳好了儒服,配上了長劍,站在大殿最前方,他要迎接這些來賓。
而蒙毅也戴好了法家的豺獬冠,穿著法士之服,手持秦律,眼神犀利地候著。
“善。”
二人一左一右站著,忽然聽到有人高聲說話,自然忍不住看過去。
結果看到是一個士兵手持長戟立在邊上。
張蒼脾氣還算是好,只是道,“年輕人,別多嘴。這種場面,不可失儀啊。”
“知道了。”
扶蘇說著。
稷下學宮主殿欄桿前,扶蘇看到這些士人的反應之后,也非常滿意,他自然要感慨幾句。
張蒼先是錯愕,隨后和蒙毅一道看過來,結果真的看到扶蘇冷酷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