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門,過去墨家融入我秦國,成為我秦國的一部分。而今,我們將再次發揚墨門的精神,而墨門,也將讓我秦國再次偉大。”
秦二世,野心勃勃。
一直致力于要將中西方兩千兩文明精華全部注入到大秦心臟的扶蘇,他選擇以墨門為突破口。
臣子們聽了,一個個都很驚訝。
過去,把墨門思想作為秦國的治國之魂那只是扶蘇一個人肚子里尚未成熟的想法。
但是現在,他成為了皇帝。
皇帝的意志,就將成為這個國家的法令,將成為所有的子民所要遵從的旨意。
九位大臣聽了,一個個都感到驚訝。
是的,他們有人以為扶蘇會去選擇黃老之學,有人篤行扶蘇還是使用法家那一套,有人認為扶蘇要對天下施加文教,那將是使用儒家那一套。
所有人都沒想過,扶蘇會選擇墨家。
當答案揭曉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滿是愕然。
是啊,誰也沒有想到,偉大的大秦帝國建立后。大秦帝國的第二代掌舵人,會選擇所有人都不在乎的墨家。
而尉繚,他在聽到扶蘇的這個決定之后,忽然間覺得自己眼眶變得濕潤起來。
尉繚努力把頭往上揚起,接連三次,防止某些液體從眼眶里流出來。
蒙恬的內心也受到極大的震撼。
皇帝居然選擇了墨家。
二世是那么棒的謀略家,那么機智果敢的人,他完全可以選擇法家,以他的謀略,設置一些制度,大秦帝國起碼可以延續百年。
但是他選擇了最理想的一條道路墨家。
李信素來只讀兵書,兵書讀罷覺得都是廢話,還得是靠實戰來自己總結經驗。
對于儒家、道家、法家,他只是聽過一些皮毛罷了。
而墨家,他更是知之甚少。
關于墨家,他只記得很少的內容。皇帝口中的墨子,是一個曾經親自下地幫助農民種地,卷著草席帶著弟子到處給民眾制作更好用的農具的人。
而墨門的理想,比較縹緲。
當時他剛學到墨門,還和小伙伴們一起在壩上議論這個墨子這個人,說他是多么的不切實際。
要讓老人愛孫子就像是和男人愛女人一樣。
在他眼中,陌生人之間也要做到熟識的人之間的愛。
就是如此縹緲不切實際的想法。
李信驚訝地望著秦二世,隨后左看右看,怎么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只有趙佗,他的內心被猛地擊打了一番。
曾幾何時,他的偶像是秦始皇,是大將蒙恬。但是不知不覺間,趙佗發現,秦二世扶蘇才是他的終極偶像。
原來,那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不是皇帝說著玩的。
大臣們都開始像李信一樣,面面相覷。
他們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這是歷史上相當有趣的一環。
歷史上,最后的人皇帝辛曾經就想要展開改革,建立一個全新的理想國家。
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因為得罪了太多人,并且執行的過程不注意方式方法,最終招致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