軹縣。
張郃的身影仿佛一座鐵塔般,始終佇立在軹縣的城頭,和守城的河北士卒們呆在一起。
而身為主將的張郃,一來不到縣中居所休息,二來城門樓中也很少去,只在城頭扎根。
個中原由,蓋因當下的時局艱難。
自從馬超攻破軹關,秦軍東出沒有了阻礙,軹縣左近到處都是涼州義從,或三五成群,或百騎馳騁,徹徹底底的斷絕了軹縣通往外界的道路,以及收到消息的渠道。
于是乎,張郃對城外的情況是兩眼一摸瞎。
秦軍有多少人來此?他不知道。
后面是否會有援軍?他也不知道。
鄴城到底是如何計劃的?收不到消息的他,也是一概不知。
起初張郃嘗試過派遣斥候和使者出城,但都被涼州義從所斬殺,哪怕是張郃挑選夜間晦暗不明的時候,以求來上一波渾水摸魚。
但到了第二天晨曦初現,涼州義從就會擁簇到城池外,將昨夜張郃派遣出去的使者頭顱投擲到地上,給城中守軍明晃晃的警告——軹縣周圍已經密不透風了,一只蒼蠅也別想飛出!!!
在嘗試了兩次,都得到了同樣的結果后,張郃秉著事不過三的原則,放棄了派遣使者與后面溝通的念頭,他當下只一門心思的堅守城池。
不過張郃也不是全然放棄了和外界溝通,以及去了解秦軍的情況,他每日于城頭四方巡視,保證城防穩妥的同時,他也在觀察城池周圍的情況。
作為一位名將,張郃從一些細微的情況發現了一件令人驚駭的事情。
秦軍的旗幟金鼓越發的多了,密集了。
秦軍營寨的爐灶所升起的煙柱有若繁星。
最明顯的是,軹縣周圍的秦軍近乎如鐵桶一般圍上了一圈。
兵書上說的好,十倍圍之,五倍攻之,倍則戰之。
以此推算,秦軍的兵力,就不止張郃早先打探到的萬人之數。
如今的秦軍,當有三萬余人,不然做不到圍困軹縣,將軹縣圍了個密不透風。
但令張郃越發心驚的是,秦軍的兵力一日勝過一日,每一日都還在增加當中。
‘要出大事了!’
張郃在兵事上敏銳的直覺,清晰的告訴他,秦軍這次反攻不是小打小鬧,而是要大動干戈了。
那么鄴城知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