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將何人?”
“所都兵馬幾何?”
“其人當下屯兵何處?”
馬超向著斥候連番追問,索要起敵情的消息。
斥候拱手答道:“稟將軍,賊將為袁紹麾下大將蔣奇,所統兵馬約有萬人,如今屯于沁水東岸,與野王縣相望,眼下看上去在準備渡河的事宜,看上去不日就要渡河。”
‘沁水東岸,野王縣。’馬超對河內郡的地理人情、道路遠近,城池分布,在攻打軹關前就已經是了然在心,腹中有一副河內郡的詳情地圖。
說來這也是為將者的本份,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馬超略一斟酌,就對當下的局勢洞若觀火。
如今軹縣為秦軍圍困,由于軹縣有張郃這等名將把守,暫時還未拿下,而軹縣左近的沁水縣、河陽縣,因為沒有強兵鎮守,已經落入秦軍的手中。
再往東,是為野王、溫縣,其中野王位于沁水河的西岸,溫縣居于濟水之畔,都是引河水為池,城高而險,所以眼下還在河北的手中。
而現在,蔣奇統兵萬余,還未渡過沁水,入居野王城內,至于野王,距離馬超所在不過五六十里路,。
簡單思索過后,馬超心念通達,他有了主意。
“來人,與我書信一封,交予大王手上。”馬超一聲令下,他招來一名書吏,將他的想法和盤算一一道明,旋即寫好的書信被放入文件袋中,由快馬加鞭送到軹縣城外的劉璋手上。
所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同時有著假節權柄的馬超,沒有去等待劉璋的回信,他督促麾下兵馬東進,同時嚴令龐德,著他掃蕩河北斥候,不放走一丁點消息。
沁水東岸。
蔣奇望著奔流不息的沁水,他心下不由嘆了口氣,本來他是打算探清秦軍的動向,然后再準備渡河,接著入駐到西岸的野王縣中,如此可以萬無一失。
可鄴城傳來的軍令急如星火,言辭極為嚴厲,要他速速渡過沁水前往救援張郃,萬不可因為延誤救援,導致軹縣城陷、張郃戰亡。
今年河北已經損失了麴義這一員,張郃定然不能落得和麴義一樣的下場,不然河北必定黎庶震恐,上下憂懼,這是袁紹所接受不了的情況。
所故,蔣奇只能安排起渡河的事宜。
為了保證渡河的過程中沒有什么差池和意外,蔣奇一方面要求野王縣安排隊伍接應,一方面他遠遠的放出斥候探聽西面的消息,防著秦軍來上一手半渡而擊。
在諸般安保手段施展后,蔣奇這才讓士卒開始渡河,一隊又一隊的人馬乘著舟船,抵達了沁水的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