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依大王之意,放過這次的機會。”法正眉宇鎖起,語氣遲遲道:“可我軍好不容易連戰皆勝,士氣正旺,將校望著建功立業,就此撤軍,恐于將校的戰心不利。”
“不。”劉璋否決了一句道:“孤意非是錯失良機,而是穩妥行事,如今三面夾擊鄴城的戰機已現,自當揮兵鄴城,試一試鄴城的守御力量。”
“但孤無意傾國之兵攻打鄴城,蓋因許都曹孟德那里,還需要防上一手,所故孤心下計較,以張任、甘寧、馬超三路人馬嘗試攻打鄴城,三萬后備兵力,且先不動,用作防范曹孟德。”
“大王所定之策,穩妥非常,當如此行事為上。”法正稱贊了一句劉璋的計策。
接下來,數支騎卒隊伍從安邑出發,有的北上,有的東進,有的南下,但無一例外,這些騎卒都是給對應方向的將校,帶去劉璋號令進軍的命令。
上黨。
“大王有令,著我等東出攻打鄴城。”甘寧語氣雄邁,聲震大帳,向一眾將校言道。
“終是等到大王的這一道命令了。”有裨將出聲道:“某的大刀早已饑渴難耐了,非得飲上一飲袁軍將領的鮮血,方才能夠安歇下來不做異動。”
不少將校出言附和,他們早就望著東出,建立一番功業。
此外,鄴城作為河北的大本營,倘若能在攻城戰中打出不凡的戰績,封妻蔭子自是少不了的,自家的爵祿也是少不了的,這里不少人在想,如果能先登鄴城,少說能升個侯爵,食邑增加兩三百。
想到這里,一眾將校紛紛磨拳擦掌了起來,對于功名的渴望,遮蔽了對戰爭的畏懼。
河內。
馬超收到進軍的消息后,將消息告知了龐德。
龐德聞之雀躍,他向馬超請命道:“伏波,德請為先鋒,必為伏波掃清前路,得直趨鄴城城下。”
馬超笑了笑道:“先鋒之任,非令明你莫屬,何必相請。”
常山國。
張任讀罷劉璋的命令,轉手遞給了張繡,同時出言道:“大王著我等臨陣見機,把握南下的機會,與甘輔漢、馬伏波會于鄴城城下,三面夾擊鄴城。”
“大王這是要一舉蕩定河北嗎?”張繡語氣中露著興奮之意。
“不好說。”張任半瞇著眼睛搖了搖頭道:“大王只著我、甘輔漢、馬伏波三路合擊鄴城,卻是沒有聲言他將來到鄴城前督軍作戰,也沒有涉及后備兵力的調動。”
“或許,大王多半是想讓我等先試試鄴城的水深幾何,然后據此再做應對。”
……
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