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劉璋喃喃著一個地名,這個地名來自間細的口中,據兗州的間細探查,曹操引軍數萬屯兵白馬縣,如今大軍匯聚,只待一聲令下就將北上援助河北。
不過奇怪的一點是,曹操打著援助河北的旗號,但到如今屯駐白馬已有十余日,卻是毫無動靜,連河北使者郭圖南下催促,曹軍也還是波瀾不驚,好似在白馬縣扎了根一樣。
“孝直,你怎么看?”劉璋還顧追隨他左右的法正,出聲垂詢了一句。
法正面容輕松,他愜意的應道:“曹孟德應袁本初所請,引軍北上援助河北,一來如此行事符合盟友之義,二來為了避免袁氏倒臺,曹氏獨木難支。”
“嗯。”劉璋微微點了點頭,如今天下以他的實力最強,若是河北再為他吞沒,曹操就要以天下之一對抗天下之三四了,而曹操為人果決,臨事見機,多半不會讓自己落入困境之中。
“所故曹孟德引軍北上援助袁氏,明面上是為了袁氏,實際上是為了自身的安危。”法正續而言道:“人在為了自身安危時,行事是最為積極的。”
“可曹孟德卻是停駐白馬,駐步不前,以正之愚見,蓋因鄴城城堅,非是輕易能拿下的城池,再加上袁本初為政寬仁,民多從之,是故曹孟德當是斷定,鄴城沒有那么容易為我軍拿下。”
“因而曹孟德沒有過早下場,而是在白馬偵觀局勢,等局勢明朗或者戰機出現的時候,再伺機北上,一來可以減少傷亡,二來可以獲取更大的利益。”
“卿言,大合孤心。”劉璋頷首,表達了對法正一頓分析的認可。
如袁紹、曹操等輩,都是聰明人,畢竟愚笨的人,又如何能在亂世中站穩腳步,開創一番基業,行下英豪之事,而曹操更是亂世中的佼佼者,自然懂怎么用最小的代價博取最大的利益。
因而以劉璋度之,曹操先期行事會萬分小心,但等到戰機出現時,曹操就會像官渡一役般,做出親自統兵襲取烏巢的舉措,謀求最大的戰果。
“只是。”法正擔憂了一句:“馬伏波所部,正在襲擾鄴南的城池,如此一來,河內不免空虛,恐為曹孟德所趁,掩襲其后方,或可著令馬伏波退還大部兵馬,但以輕騎襲擾鄴南。”
“這般,可兩難自解,即對河內的城池做到了緊密防御,又使得在鄴南屯駐的袁譚、文丑所部不敢輕動,后方無憂的同時,又可牽制袁軍兵馬。”
“當如是也。”劉璋從善如流,聽取了法正的進言。
或許在鄴城局勢明朗前,曹操不會輕易有所舉措,可曹操為世之梟雄,心思難測,與其去揣測曹操的心思,不如先期做好穩妥的應對,有備則無患,此用兵之道也。
談定了應對曹操一事,劉璋將目光轉到正在攻伐的鄴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