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蹋頓人馬雖多,軍伍雖眾,但精銳彌少,軍陣不整,其人北上于柳城同劉玄德相遇,當是時也,劉玄德親引軍沖殺,一舉大破烏桓,陣斬了蹋頓,蹋頓麾下夷漢凡有二十萬,俱拱手歸降了劉玄德。”
“果吾儔也。”曹操乍然下聽得此等消息,他沒有露出憂心之色,憂心于劉備聲勢復振,而是贊了一句,即是對劉備的贊賞,也是對自家目光的肯定,有一雙識英雄的眼睛。
“劉玄德現下進軍至何處?”曹操追問了一句。
郭嘉如實答道:“劉玄德在柳城陣斬蹋頓后,順勢南下,一舉攻取了右北平、遼西二郡,和幽州刺史袁熙相據于漁陽,現如今北面一場大雪,道路斷絕,兩邊已各自罷兵,侯來年春暖再戰。”
“不過雖是大戰消弭,但劉玄德沒有閑停下來,他深入郡縣,招募賢良為己用,其中昔日幽州牧劉虞之故吏-——隱士田疇,因劉玄德討定烏桓,清靜郡縣一事,自徐無山而出,效事于劉玄德麾下。”
“潛龍沖天。”曹操給出了一句評價,他向來認為劉備是一只潛龍,不過未得風云相助,故而難以沖天,如今風云匯聚,劉備這只潛龍確乎有沖天之狀也。
只是劉備這只潛龍沖天而上,到底能飛升多高,曹操以為還需要再觀察一二,畢竟遼東苦寒,幽州邊地,都不是人口繁盛,土地富庶的地方,或是支撐不起劉備的野望。
“丞相所言是極,正是潛龍沖天,一發不可收拾。”郭嘉這句話沒有贊賞的意味,反倒是帶著輕嘆之意,向著劉備居于徐州,為呂布所襲,投往了許都所在。
當是時也,曹操麾下多有謀臣以劉備有雄才,非久居人下者,宜早除之,郭嘉為其一也,他當時就認為應當早些除掉劉備,就算不除掉,也當拘禁起來,不可遣送外派出去。
只可惜,當時他面前的丞相曹操,心懷猶豫,認為劉備計窮來投,應當好生相待,作為一個榜樣,用來收獲天下英豪的人心,而后舉止略有失誤,做出遣送劉備出外,往徐州截殺袁術北上的事情來,令劉備虎出閘中,龍游入海。
追憶過往,郭嘉心下感喟,不過事情已經做下,錯誤已經釀成,悔恨和回憶卻是沒有一星半點的作用。
郭嘉將心思繼續放在當下的時局上,他道出間細探查到的鄴城消息:“據間細通傳,幽州刺史袁熙,以劉玄德麾下多有精兵猛將,非是他所能對敵的,所故發書鄴城求援,希望在來年冰雪消融,劉玄德進軍之前得到一批援軍,用以對抗劉玄德。”
“又一袁氏庸兒。”曹操嗤笑了一聲,如袁紹的子嗣,長子袁譚、次子袁熙,皆是大不堪用,不過粗有文武而已,再加上袁紹喜歡任用子侄典守州郡,以至于地方上時局沮壞,兵敗連連。
“袁本初可是打算派遣援軍,人數幾何?”曹操問詢道,雖是袁熙庸碌,可其人到底是袁紹的兒子,想來袁紹多半不會坐視不管,任由劉備上前攻打袁熙。
“兵馬五千,同時袁本初先派遣了監軍審配北上,代袁熙為幽州刺史,而袁熙則被召回了鄴城。”郭嘉一板一眼的回道。
“這是撞到南墻,知道悔改啦?”曹操嘿然笑了一聲,他沒想到袁紹竟是改變了子侄典守地方的規矩,以審配為幽州刺史,看來子侄的不堪大用,讓袁紹放棄了對子侄的培養,轉而任用起了賢良之士。
只是袁紹醒悟的未免太晚了些,如今并州盡為秦軍所有,幽州又在劉備的攻伐下,為劉備輕取了二郡,且連年大戰,河北損兵折將,這個點袁紹才醒悟,卻不知能否挽下河北的天傾。
“連年失陷土地,損兵折將,袁本初就算再頑固,再自傲,這任用子侄典守州郡的規矩,不改也得改了。”郭嘉跟著笑了一聲,點評起了袁紹任人用事的錯謬。
“不過。”郭嘉斟酌著說道:“嘉自間細所傳書信,得知了一樁鄴下的流言,或許袁熙被召回鄴城,和鄴城內中的變故有關。”
“是何流言?”曹操微微俯下身子,向郭嘉詢問道。
郭嘉緩緩道來:“鄴中流言,以袁本初命不久矣,可能熬不過這個冬天。”
“這是早為人知的事情。”曹操不以為意,他早就知道袁紹身體不好,撐不過今年了:“所以袁熙被召回鄴城,袁本初這是打算向諸子交代一下后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