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了,先早睡早起,當務之急是怎么搞錢。明天開始鍛煉身體,這原主細皮肉嫩的,腹肌都沒有,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他決定了暫時要以打獵為生。
作為古武世家的傳人,有武功打底,打獵應該手到擒來的吧。
至于讀書,哎,等我這打獵掙到錢,再考慮讀書這事吧,你高中的愿望,我以后還是會替你試試的。容錚低聲自語。
士農工商,這個朝代階層分級非常明顯,為了社會地位,考科舉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天,天剛亮,容錚已經打完一套拳,挑完一缸水,吃完早飯,拿起家里的打獵工具,雄赳赳就往山上去。
路上遇到正要出門的鄰居王張氏,“容錚呀,這么早就去山上了?”
她同情容錚,又怒其不爭,三年前這孩子遭遇的變故后,一蹶不振,她多次去勸,但也不聽。
等等,瞧這架勢,似乎還要上山打獵,王張氏頓時一臉驚悚,
“你這是要去打獵?”
要知道,這三年,容錚連家門都少出,更別說愿意跑山里打獵。
但這讀書人,地里的活兒都做不好,能做得了打獵這活兒嗎?
想著想著,王張氏一臉擔憂。
“是呀,嬸子早。準備上山打獵碰碰運氣。”
容錚記得這王張氏,人還不錯,這幾年,她時不時會帶些吃食來看看原主,每次來都勸慰幾句,但原主只應著,但堅決不改。
但王張氏依然堅持,希望原主好好過日子,她不忍心看著恩人唯一的兒子墮落下去。
王張氏的夫君早年生了大病,耗盡積蓄,周圍的親戚都怎么不愿借,勸他們放棄,實在沒辦法,來求原主的爹娘。
那會,原主家庭條件在農家中還算不錯,原主的娘林巧跟王張氏鄰里關系也處得好,就借了五兩銀子。
王張氏的夫君有錢醫治后,多活了三年,后面因為落下病根,身體漸虛,加上農家勞作過于辛苦,就去世了。
但王張氏一家始終感念原主爹娘的雪中送炭,將他們當做恩人。
這也是為什么,原主渾渾噩噩地喝酒過日子,王張氏還是會過去看顧一二的緣由。
聽到容錚這確實要去打獵,王張氏心中欣慰,無論能不能有收獲,這都將是好的開始,于是連連鼓勵:
“那敢情好,上山注意安全,打不到沒有關系,多去幾次,就會好起來。”
額......以他扎實的武功底子,不至于一無所獲的吧!容錚汗顏,知道王張氏的好意,溫和道:
“嬸子,以前渾渾噩噩喝酒度日,現在想通了,想好好生活,多謝你一直不放棄勸說我。”
王張氏眼睛微濕,“好好好,你爹娘泉下有知,會很欣慰的。”
爬到山上,已經氣喘吁吁,這身體實在太虛。
他先回憶起原主父親只言片語間提起的打獵方法,然后實踐起來,由于原主身體素質跟不上,折騰到傍晚,只獵到一只野雞。
呼,好歹第一天突破零收獲。慢慢來吧,今晚就燉了這雞,犒勞自己一下。
回到家中,容錚就忙著燒水殺雞,很快,雞肉的香味引得容錚都饞了,累了一天實在太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