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開吃,外面傳來喊聲:
“容錚,在家嗎?”
“嬸子?有什么事嗎?”容錚疑惑問道。
張大嬸見容錚還有得救,想著來提醒他家田地的事,以前容錚都是聽了不理的,
“容錚呀,你有時間去瞧瞧你家的田地,水稻苗都枯黃了,就算水稻苗不行了,種其它也好呀,好歹能多一個進項。”
被這么一提醒,容錚才想起家中還有三畝田地,原主經常不去看,年年基本沒收成,全靠銀兩買糧抵稅。
可他不會種田呀......或者可以去翻翻地,種種菜。
在現代別墅后院,媽媽就頗有雅致地專門留了一塊地侍弄種菜,說綠色環保無公害,那時容錚幫著照料過,倒是了解一二,不至于太抓瞎。
“多謝嬸子提醒,我明天去看看。”想起鍋里的雞肉,“嬸子,請在這等一等。”說完連忙去灶房,盛了一碗雞肉遞給張大嬸。
張大嬸聞著香味,看著滿碗的雞肉,不好意思地推拒著:
“我就是來告訴你一聲,這雞肉你留著自己補身子。”
說什么都不要,轉身要走。
這里鄉村吃肉絕對是個奢侈事,普通人家一個月才能吃上幾頓肉,這時代肉貴,可不能常吃。
這也是為什么村中小孩少年基本面黃肌瘦的原因,實在吃不起。
原主也就因為親爹是打獵的,所以吃肉的次數還挺多。
容錚見張大嬸不肯收下雞肉,道:
“嬸子,你前幾天不也給我送吃食了嘛,我心里感激,這碗雞肉是謝意,收下吧。”
“這......雞肉太貴了。”張大嬸還是不愿接受。
“你可以明天給我送些野菜。”容錚將碗再往前遞,張大嬸最后收下了。
“那明天的野菜給你放門口,記得拿呀。”
“好的。”
“有什么困難,可以來找嬸子,我若能幫上忙,肯定幫的。”張大嬸語重心長道,“哎,總會過去的,你以后的路還長,有空來我家吃飯。”
“謝謝嬸子!”
“這樣就好,這樣就好,對了,田地里的事,你明天先去看看,若需要幫忙,找我家王澤。”
她有三個孩子,大兒子王澤是一個漢子,年紀比容錚年長三歲,已經娶妻生子,第二個是女兒王芳,早已嫁人,小兒子王亮也是漢子,十二歲。
送走了王張氏,容錚在早飯吃著香噴噴的燉雞肉,軟爛入味,口感極佳。
容錚的媽媽一畢業就做起了家庭主婦,廚藝磨煉得極佳,他有時間陪媽媽做飯,也習得一二。</p>